人形機器人聚上海 大比拼各展絕活

  圖:29日,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在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啟動。圖為人形機器人歸納整理桌面物品。\大公報記者倪夢璟攝
  圖:29日,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在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啟動。圖為人形機器人歸納整理桌面物品。\大公報記者倪夢璟攝

  清理垃圾、整理桌面、跨越障礙、摺疊衣物……29日,以「具身智能,未來已來」為主題的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暨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在上海舉辦,人形機器人們紛紛展示獨特技能,為未來生活注入創新動力。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匯聚200餘家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及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5000餘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及開發者齊聚一堂。

  當天啟幕的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設置了5大賽道,覆蓋28個高難度場景,60餘支頂尖參賽隊伍和國內外參賽選手,從場景驅動、技術創新、技能實踐和競技互動4個層面,在9個比賽場地同步展開激烈角逐。\大公報記者 倪夢璟上海報道

  挑戰上下斜坡,實現繞圈轉彎,即使面對複雜地形,人形機器人也順利通過,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不少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實現前進後退甚至左右平移行動,且動作流暢成熟。「我們這次帶來的人形雙足機器人參加了全地形障礙賽,我們不僅採用了仿生肌腱驅動技術,還在續航能力以及輕量化等方面都做了更好的推進。」卓益得機器人工作人員表示。

  多地形自適應 拓寬應用場景

  如何跨越障礙、挑戰複雜地形,一直是人形機器人研發的重點。卓益得機器人工作人員直言,此次帶來的最新款基於仿生肌腱驅動技術的模塊化人形機器人,採用肌腱與分布式電機協同驅動,關節剛度動態可調,實現類人步態與多地形自適應能力,「傳統的人形機器人續航能力大概都是動態維持1至2小時左右,但是我們這款機器人實現了動態狀態下6小時續航,未來甚至可能更持久。而在輕量化方面,我們的機器人只有30公斤,不論是未來進入康養還是居家領域,它都可以更好地在各種近距離服務人類的場景應用。」

  靈巧機器手 抓取力度精準適配

  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一雙「靈巧機器手」不可或缺。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精準識別不同形狀、大小的物品,通過工作人員的指揮操作,將物品歸類至統一地點,又或者是實現垃圾分類清潔整理。

  「我們選擇在大會期間發布並展示了我們的最新新品第二代靈巧手ROH-AP001,未來可以讓人形機器人進入更多場景中去。」傲意科技技術支持工程師韓曉東現場展示了靈巧手如何識別不同形狀、大小以及重量的物品,並精準取物放置指定地點。「在日常生活場景當中,我們可能會遇到瓶子等不同形狀的物體,我們將一套力反饋的系統集成在靈巧手裏面,更好適配一些精準的抓取任務。」

  韓曉東介紹,該產品以640克輕量化設計結合工業級仿生結構,實現了接近人類手指的靈活度與精準操控能力;高密度點陣觸覺傳感器為靈巧手裝上了「神經末梢」,無論是捏取一片薯片還是握持重型工具,都能精準適配力度,避免滑脫或過載。

  另外,此次活動還特設前沿產品展示區,集中呈現業界最前沿人形機器人技能,例如傅利葉N1開源人形機器人展示行走、上肢表演和大模型語言溝通,智元機器人的遠征A2展示中英文實時交互、清寶機器人的導覽講解機器人和仿生機器人頭部展示人機對話交互和舞蹈表演等。據悉,此次大賽優秀參賽團隊還將被推薦參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相關賽事,實現大賽與WAIC的深度聯動,進一步展示具身智能領域的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