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IEPPA的爭議

  圖:停在加州奧克蘭港口的貨櫃船。\法新社
  圖:停在加州奧克蘭港口的貨櫃船。\法新社

  特朗普方立場

  •美國政府2月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PPA)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產品分別加徵關稅,上月又依據該法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

  原告方立場

  •原告律師認為,此前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依據IEEPA徵收關稅,因為該法律中沒有任何條款授予總統這種權力;目前也不存在任何「緊急狀態」能夠觸發IEEPA。他表示,特朗普徵收關稅標誌着行政權力「前所未有的非法擴張」。

  法院裁決理由

  •裁決書指出,IEEPA沒有授權美國總統出台任何全球性關稅令、報復性關稅令和非法交易相關關稅令,國會將「無限制的關稅權力」授予總統是違憲的,因此撤銷了依據該法案徵收的關稅。

  •根據美國憲法,制定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而國會多年來已將大量制定關稅的權力授予總統。本案的爭議點在於,IEEPA是否賦予了特朗普對幾乎全球所有國家無限制徵收關稅的權力。

  •兩黨參議員上月在國會提出「2025年貿易審查法案」,要求總統徵收關稅必須經國會同意,國會也有權隨時通過決議終止關稅。

  國會的角色

  •根據美國憲法,制定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而國會多年來已將大量制定關稅的權力授予總統。本案的爭議點在於,IEEPA是否賦予了特朗普對幾乎全球所有國家無限制徵收關稅的權力。

  •兩黨參議員上月在國會提出「2025年貿易審查法案」,要求總統徵收關稅必須經國會同意,國會也有權隨時通過決議終止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