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獻社區】勤做家訪辦活動 營造和諧社區氛圍

城市人生活節奏急速,行色匆匆,鄰里關係不像以前般緊密。慈雲西關愛隊自成立以來積極透過家訪、建立通訊群組、社交平台及社區告示欄等方式,與居民保持恒常聯繫及互動,並舉辦線上線下鄰里聯誼活動,鼓勵居民走出家門認識自己的社區,藉此打破年齡、文化隔膜,拉近社區不同群體的距離,編織更廣更闊的互助網絡,共同營造和諧友愛的社區氛圍。
除了恒常推展各項關愛服務外,每逢傳統佳節,我們亦精心籌備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讓居民在歡樂氛圍中聚首一堂,增進鄰里感情及社區凝聚力。
義工助換電燈 獨居長者展笑容
回顧這一年多的服務中,有不少令人深刻的個案。例如我們接獲首宗個案的事主是一名患有眼疾的獨居長者,他因不良於行而長期留在家中。起初探訪該名長者時,他大多時保持沉默。我們沒有氣餒,堅持每周上門探訪,多點與他聊天,令他逐漸打開心扉。某天,該名長者主動提及其家中的電燈已損壞多時,隊員遂即聯絡義工上門維修。當燈光亮起的一刻,該名長者終於面露笑顏,感激關愛隊記得他的所需,並持續陪伴和幫助他。那刻我們感觸良多,深深感受到關愛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援,更是耐心陪伴。
早前,我們收到一位媽媽的來電,指其獨力承擔家計的丈夫離世,留下她與未成年的兒子。她又因未領取香港身份證而未能繼承及動用丈夫的資產,生活無以為繼,對未來頓感徬徨。我們除了默默聆聽和給予安慰外,更聯繫區內社福團體,以及尋找義務律師協助處理遺產事務,以解決其燃眉之急。在各單位的幫助下,她重新振作起來,兒子亦學業有成,兩口子的生活逐漸重回正軌。關愛隊的工作能為有需要的居民及家庭送上即時的協助及溫暖,使我們時刻感受到「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推動我們繼續服務社區。
關愛隊如同橋樑,既要敏銳了解居民的需求,同時亦需整合社區資源,支援政府的地區工作。黃大仙區有9萬多名長者,同時亦不乏年輕人,因此推動長幼共融為我們重點工作之一。我們定期舉辦健康檢查日,並會與大專院校合作,招募有醫療專業背景的年輕義工提供義務服務,回饋社會。透過逐步推展活動,參加者會主動互相分享生活點滴,建立起互助互惠的網絡。
不少長者自與參加活動的年輕人接觸後,變得更願意踏足社區,與這班像兒孫般親近的年輕人分享經歷及成長故事。除了推展不同服務項目,慈雲西關愛隊亦會舉辦各項體育及領袖培訓活動予區內青年參加,為他們提供探索興趣及發揮潛能的平台,推動青年發展。我們期望青年朋友能夠成為關愛隊的生力軍,與地區社群同行,打造一個充滿人情味以及互助互惠的社區。 ●慈雲西關愛隊隊長 余靖浵
(標題及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