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粵車南下令人期待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策劃已久的粵車南下終於落實,有望於今年年底實施第一階段,先讓獲批准的粵車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不能進入市區範圍,離港時原路返回。若實施情況理想,就會進行第二階段,讓粵車進入本港市區。此項措施一直引起社會關注,從正面角度去看,粵車南下有利振興港市道,但也有人擔心,本來已經相當擠塞的本港市區,能不能應付南下的粵車帶來的交通壓力。
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發布的《廣東省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粵車南下」首階段廣東省會分批有序開放申請,申請成功的粵車應自進入香港後的6個月內駛離香港,返回內地。至於第二階段尚未有實施日期,要先觀察首階段實施後的情況才決定。第二階段的粵車可入市區「自駕遊」,據悉,初步計劃每日來港粵車會設配額上限。
老實講,首階段的粵車只容許停泊在口岸,對於喜好自駕遊的內地遊客而言吸引力非常有限,頂多讓他們過過癮,感受一下駕車行駛在港珠澳大橋上的魅力,其對本港市內交通也不會構成壓力,唯一關注的是現在假日已令口岸飽和的檢查工作,是否因增加了粵車南下而提升能力。露真章應是第二階段實施後的市區交通情況。最近有政界人士建議當局應設門檻確保申請者消費力,並透過旅發局設獎賞制,累積一定消費額方可獲配額,既篩選高消費客亦可控制粵車量。不過,從公平角度而言,這個建議並不可取,「港車北上」在2023年實施首年至今合共超過10萬輛申請,其中約9.6萬輛完成審批程序並獲發許可證。換言之,有約10萬輛港車在沒有設立消費門檻下北上,為什麼粵車南下就要篩選?任何問題都不應從本位角度思考。
事實上,無論港車北上抑或粵車南下,粵港兩地政府經過長期討論調研之後才會實施,兩地有關部門緊密溝通,適時優化安排,以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服務和更佳體驗,港車北上的成功足可證明。至於粵車南下所引起大家關注的問題,相信必有適當的處理和應對,估計首階段實施之後,第二階段的措施就會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