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式變革重塑經濟動力
程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早期人工智能(AI)主要基於符號和邏輯推理,缺乏與物理世界直接聯繫,而具身智能體通過感測器獲取環境資訊,並可以即時調整行為策略,實現真正自主適應和決策,標誌着AI從依賴靜態知識庫和離線推理,走向依賴即時感知和線上決策的範式轉變。
一系列先進機器人案例,展示將演算法與實體機器相結合所帶來的突破。具身智能的訓練通過機器人與環境和人類交互過程,逐步習得任務技能。機器人在真實世界中不斷反覆運算嘗試,從失敗中學習,實現主動決策和自主適應。
促進產業升級
此外,具身智能可提升生產率、促進產業升級。將智能演算法嵌入物理載體之中,廣泛部署於現實生產與生活場景,顯著提升勞動生產率,重塑產業結構。一是增強勞動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二是創造新需求與新市場,形成經濟新動能。三是廣泛應用將引導產業鏈向更高價值環節演進,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最後,自動化在替代低技能、重複性工作的同時,將提升對高技能勞動需求,催生新的職業類別。不過,機器替代部分人力勞動也引發市場對就業風險的擔憂。因此,關鍵在於社會如何做好調整。政策上需完善社保和轉崗扶持,緩解短期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