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復興 強國有我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剛從北京培訓返港,獲益良多。我們深入了解國家在不同層面的發展現狀、目標理念及實踐方向,其成就確實有目共睹。其中一課特別強調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及推動婦女兒童全面發展,這正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我們仍面臨諸多挑戰。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家庭戶平均人口規模從1990年的3.96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反映出家庭結構的顯著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單親家庭中,女性主導的家庭比例高達84%,這些母親既要工作,又要兼顧育兒與家務,實屬不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對比2010年與2020年數據,子女與父母爭吵的比例從18.4%升至38.9%,目睹父母爭吵的比例也從14.9%上升至29%。頻繁的家庭衝突可能導致子女對婚姻與家庭產生負面觀感。數據顯示,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較2013年下降51.5%,而2024年更達40年來新低。
為改善家庭狀況,我們應加強家庭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父母更應以身作則,建立有效溝通機制,減少爭執,營造和諧家庭氛圍。
其次,政府及各界人士應支持婦女在社會與家庭中發揮更大作用,促進家庭和睦與團結,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因為家庭和諧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我們要讓下一代明白,結婚生育是構建美好家庭的起點,而非噩夢的開端。各級政府與社會組織應加強對家庭文明建設的支持,增進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塑造良好的家庭風氣。唯有如此,才能推動社會整體進步與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