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跳過的舊時光

  葉正尹

  初夏的午後,幾個女孩在空地上跳橡皮筋,兩條細細的皮筋,一頭繫在電線杆上,一頭由兩個小姑娘繃着,中間那個便在這有彈性的障礙上跳來跳去。

  「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她們唱着跳着,辮子隨着動作上下翻飛。馬尾辮女孩跳得高了,腳踝一勾,皮筋便從膝蓋彈到腰間。她身子一歪,險些絆住,卻靈巧地一扭,又穩穩落地。這動作讓我想起阿香,她當年跳「大舉」時也是這樣,皮筋高過頭頂,她如燕子掠水輕盈躍過。

  我小時候也跳皮筋。那時女孩子都精於此道,從「腳踝跳」開始,一級級往上升,膝蓋、腰間、腋下,最後是「大舉」。皮筋是用舊自行車內胎剪成的,帶着橡膠特有的氣味。跳得好的人能一路闖關,跳不好的,往往在「小腰」就敗下陣來,惹得大家咯咯直笑。

  阿香是我們當中的高手。她家窮,常年穿一件藍布衫,袖口磨得發白,可一跳起皮筋,那衣服便宛若有了生命。她最擅長「踩鋼絲」,單腳勾住皮筋轉圈,嘴裏還不停地數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我們圍在一旁,看她跳到最後一關,皮筋舉過頭頂,她深吸一口氣,縱身一躍,成了!我們便歡呼起來,彷彿贏的是自己。

  那些日子,我們在皮筋一起一落間歡笑,在「二五六」的計數聲中打鬧。可是時光悄然流轉,直到某天橡皮筋突然從校園裏消失了。或許是新奇的玩意兒多了,或許是操場被水泥填平,總之,那黑黑的、有彈性的帶子,連同那些童謠,慢慢隱入記憶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