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上月出口增一成半 勝預期

  貿易戰略為緩和,繼3月出口貨值錄得18.5%按年升幅後,本港4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4,345億元,同比增14.7%,連升14個月。增幅雖有所放緩,惟高於市場預期的12.2%。至於上月進口貨值為4,505億元,升15.8%,低於3月及市場預期升16.6%。期內貿易逆差收窄至16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3.6%。

  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1月至4月累計,出口升11.9%,進口增11.4%,貿易逆差969億元。

  政府發言人表示,隨着近期國際貿易摩擦略為緩和,外圍環境不利因素及不確定性減輕,預期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香港積極加強跟不同市場的經貿聯繫,應有助支持貿易表現,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外圍環境變化,對貿易政策轉變可能造成的影響保持警覺。

  商會或再提前落單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表示,4月出口增速較預期好,雖然有所放慢,但連續3個月錄得雙位數增長,相信與廠家提前下訂單有關,尤其來自美國。因應中美暫緩實施部分關稅90日,預期本港短期出口增速維持,因進口商會再提前落單,例如年底的節日訂單,有內地製造業反映近期訂單有所上升。

  周洪禮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仍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要視乎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判進展及落實步伐,同時要關注其他國家對內地以至香港的貿易措施。

  大新金融集團(0440)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為應對中美貿易關係前景不確定性,雙方或趁暫時下調關稅90天期間,繼續加快付運,加上新興亞洲地區經濟表現強勁及供應鏈轉移,內地有望推出更多具體措施支持內需,料未來兩三個月香港貿易增長保持正面。

  溫嘉煒指出,中長線而言,中美貿易談判發展仍是香港外貿表現的重大風險。該行估計,香港今年出口增長或錄得單位數升幅。

  政府數據顯示,4月份,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20.8%。當中,馬來西亞升61.5%。輸往韓國則跌26.7%。另外,輸往美國亦升1%,惟按月回落逾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