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商增亞洲訂單 不足以消除零售短缺風險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近期進行的調查,以及對物流業高管和零售商的訪問顯示,儘管美國政府暫停針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其對供應鏈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即使進口商增加來自亞洲的訂單,但不足以消除未來數月美國零售短缺的風險,零售商品選擇將減少,價格亦會上漲。

  75%受訪者認為消費者支出下降

  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者稱,自對華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暫停以來,尚未看到進口商重啟假期訂單。而在那些表示已重啟假期訂單的受訪者中,只有約53%表示自己的訂單沒有縮水。在回答假日訂單優先順序問題時,近六成受訪者稱其專注於價格較低的商品,29%受訪者則表示專注於促銷商品。

  報道指出,這反映受訪者對經濟衰退、消費者支出下降的擔憂。被問及是否認為消費者支出會下降時,75%受訪者回答「是」,甚至有53%受訪者認為這種下降已開始。此外,不少受訪零售商也稱,他們認為商品漲價壓力依然存在,並認為在未來1至3個月內,至少部分商品存在被迫下架的風險。美國服裝及鞋類協會行政總裁拉馬爾稱,雖然暫停高額關稅是朝正確方向前行,但「我們需走得更遠也更快,以避免對經濟造成更大損害」。他也表示明確的政策而非更多混亂或更高成本,應成為當下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