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冀盡快達協議成軟肋 亞洲國家態度趨強硬

●美國港口貨運一度冷清。 資料圖片
●美國港口貨運一度冷清。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本月初與英國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後,白宮繼續吹噓其與10多個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取得進展,特朗普甚至宣稱「有多達150個」國家希望達成協議,美國將在90天內達成50份協議。但熟悉談判情況人士稱,在許多談判中,美國與他國分歧日益加劇,其中一些國家開始態度強硬,甚至包括那些渴望達成協議的亞洲國家。

  智庫卡托研究所經濟學副總裁林西科姆稱,美國在貿易協議推進上,很多方面都有些不順,「我認為沒人指望90天內能達成90份協議,但美國確實期望盡快達成協議。在市場受到衝擊後,美政府希望迅速採取行動,將損失降至最低,這些都向亞洲國家表明,時間站在他們這一邊。」

  白宮近期頻繁放風將與多國達成協議,聽起來勝券在握,但現實遠非如此。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曾援引消息報道,美國與日本、印度談判團隊僅達成協議的「大致框架」,由於其中細節非常棘手,預計敲定最終協議可能需時數月。

  「美提出協議條款實在極差」

  最有可能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的國家是越南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國家是美官員關注重點,目的在於「孤立中國」。

  此外,美國對這兩國的貿易逆差很大,一旦所謂「對等關稅」生效,兩國的關稅將飆升。但儘管越南和印度都有政治意願,但協議並沒有像白宮最初大肆宣傳的那樣迅速達成,知情人士透露美印正進行「艱難的談判」,而一項涵蓋美越貿易所有方面的長期協議可能難以達成,「因美國提出的協議條款實在極差」。報道稱,印度和越南尚且如此,美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談判只會愈發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