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迎來正面催化因素


  風險胃納持續改善 離岸中資股料跑贏

  隨着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取得階段性成果後,進一步推動全球風險情緒,投資者風險胃納亦持續改善。MSCI全球指數、MSCI發達市場指數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均已突破「對等關稅」宣布前的水平。分析認為,內外形勢積極改善,相信港股將迎來正面催化因素。

  摩根士丹利表示,中美雙方就關稅事宜已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進展,將對中國市場短期而言是穩健的正面催化因素,並可能減輕第2季對企業盈利衝擊,以及在目前貿易緊張局勢持續的情況下,緩和對中國股票風險溢價的憂慮。

  大摩認為,以目前宏觀經濟的發展,相信可支持中國內地近期資金流動及配置改善,投資者全球多元化投資意願增強;此外,有望增加科技、人工智能(AI)及新消費相關領域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大摩:宜採取平衡策略

  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指,在關稅戰大幅降溫的情境下,對中資股是重大利好,可進一步鞏固最近正面盈利調整穩定趨勢、減輕投資者對中美關係進一步升級的憂慮,以及改善中資股權風險溢價及估值。

  王瀅預期,考慮到貿易共識門檻更高,以及基本面存在利益衝突,建議保持耐心,採取平衡策略。而大型互聯網或科技股,包括替代、科技架構突破相關概念,以及消費及醫療保健會最受惠。

  景順:內地汽車股受惠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關稅戰緩和,估計美國貿易政策趨向正常化,以及專注於減稅,或推動市場回到2025年之前狀態。

  趙耀庭稱,雖然美國經濟可能仍會放緩,因「硬」經濟數據追上疲弱的「軟」數據,但投資者或看穿低迷期,而開始預期美國經濟和資產的復甦。該行看好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建築機械、家電和寵物食品公司等行業可能從中受惠。

  另外,交銀國際表示,港股現時處於持續修復態勢,從低點穩步回升,目前已完全收復「對等關稅」宣布後的失地,當前已超過2024年10月的高點,但距離2025年3月中旬創下的高位仍有距離。

  該行指出,從驅動因素分析,港股修復主要歸因於風險溢價的顯著回落,無風險利率或企業盈利預期均變動不大。同時,4月南向資金延續年初以來淨買入態勢,也為港股市場提供強力支撐,有效平抑市場波動。

  交銀國際稱,從行業表現來看,大部分行業價格與估值均已修復,其中,內需與防禦板塊更領跑,盈利預期穩健。信息技術和半導體等前期引領科技結構性行情的景氣成長板塊,雖然此前經歷較大幅度回調,但目前已接近全面修復。

  至於內需驅動型的家電、運動鞋服、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以及公用事業、原材料等高股息防禦性板塊,亦已突破前期高點。企業盈利預期整體受關稅政策影響相對有限,少數周期性板塊出現小幅下修,絕大多數行業的盈利預期保持平穩。

  交行:內外形勢積極改善

  該行認為,目前內外形勢有望迎來積極改善,港股料可受惠正面催化因素。雖然美國對華關稅水平仍高企,且24%的關稅處於90天暫停狀態,但中美首次談判成果超出預期,預期雙方關稅談判持續向建設性方向發展,有效降低全球貿易和經濟衰退風險,短期內風險情緒趨於平穩。

  交銀國際指出,在行業推薦上,建議聚焦三條主線:一,繼續看好科技創新主線,包括科技硬件(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有望受益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長雙重驅動。

  二,高股息主線:在外部不確定性仍相對較高,以及流動性寬鬆和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吸引力將繼續提升,關注銀行、公用事業和電信營運商。

  三,政策紅利主線:降準、降息環境下,券商、保險等金融服務機構將直接受益於市場活躍度提升和風險偏好回升,以及有望受益於消費支持政策持續落地的港股優質消費龍頭。

  瑞銀看好港公用事業股

  不過,瑞銀指出,儘管中美關稅戰緩和,以及美聯儲下半年減息預期重燃,但全球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惟對香港公用事業股持積極看法。

  報告表示,公用事業股受美國國債收益率和利率更長時間高企,加上美匯走弱和強勁的基本面增長支持;行業股息收益率較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出100個基點,提高其高防禦性的吸引力。

  此外,美匯走弱亦有利公用事業行業,尤其是有大量海外業務的長江基建(1038)及電能實業(0006)。該集團海外業務長期增長,提高盈利能見度和股息的可持續性。

  該行於公用行業首選股為長建,主要反映其具吸引力的5%收益率,以及持有大量海外資產敞口,予目標價73元,評級「買入」。其後為電能、中電控股(0002)及港燈(2638),目標價分別為70元、74元及6元,同予「買入」評級。

  大和籲次季配置需更均衡

  另一方面,大和建議投資者在第2季配置更加平衡。預計互惠基金在次季將採取更均衡的行業與市場配置策略,可能重新轉向公用事業與必需消費品中的高股息股票,以及整體A股市場。然而,該行認為內地互惠基金對香港股市的配置擴張已成為長期趨勢,主要用於投資組合多樣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