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影像細胞檢查診斷


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多以血液、影像、細胞檢查互相配合,當中血液檢驗,通常以TSH(促甲狀腺激素)作為篩查,它能反映甲狀腺與腦下垂體間的調節平衡:若TSH數值異常,則需進一步檢測游離甲狀腺素(Free T4)與游離三碘甲狀腺素(Free T3)以確認功能亢進或低下。此外,針對自體免疫病因,可檢測特定抗體,例如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常見於橋本氏甲狀腺炎,而抗TSH受體抗體(TRAb)則與格雷氏症引發的甲亢相關。
至於影像學檢查,常見的包括甲狀腺超音波,它能解析結節的位置和形態特徵,如邊界是否清晰、內部鈣化類型及血流分布模式,協助區分良性囊腫與潛在惡性腫瘤;若患者出現甲亢症狀,則可安排核子檢查,透過甲狀腺組織攝取放射物質的分布形態來鑑別病因。
對於超音波顯示可疑惡性特徵的結節(如微小鈣化、不規則邊緣),需進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超音波導引下抽取細胞樣本,能有效區分良性結節、濾泡性腫瘤與乳突癌等惡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