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道德引航者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早前「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香港城市選拔賽」的盛況,印證人工智能(AI)正重塑世界面貌。教育作為培育未來競爭力的核心,筆者認為此類賽事不僅是科技競技,更是青少年展現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平台。在此分享幾點思考,呼應中國教育部於「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提出的「智慧教育元年」願景。
1. 擁抱AI 賦能未來
AI已從尖端技術轉化為日常工具。從編程機器人到場景化AI應用,香港年輕一代正以科創實力描繪未來。我們應鼓勵學生不僅「使用AI」,更要「創造AI」,讓科技真正服務社會需求。
2. 以賽促學 鏈接全球
比賽的真正價值在於過程中的成長。優勝隊伍可代表香港踏上國際舞台,既能拓展視野、建立全球網絡,亦能向世界講述中國與香港的創新故事。這種跨文化交流,正是數字時代「開放教育」的實踐,正如武漢大會所倡導,唯有敞開合作大門,方能推動教育公平和質量的躍升。
3. 科技向善 倫理為基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的爆發性發展,凸顯技術倫理的重要性。教育必須同步培養「數碼素養」與「道德判斷力」,包括辨識資訊真偽、尊重知識產權,以及避免技術濫用。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楊丹所言極是:「數字教育的終極價值,在於讓每個生命都能被技術照亮。」
面對AI洪流,香港教育需把握兩大方向:一是透過「智慧教育」提升學習效能,二是深化人文關懷以避免技術異化。從課堂到國際賽場,希望年輕人既能駕馭科技,亦能堅守「科技向善」的初心,讓創新照亮每個生命,做AI的主人,這才是智能時代最珍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