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趣味傳說

  詩葉

  傳說神農氏是第一個發現茶的人,他斷定茶葉沖泡後可以當飲料。茶不單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還有着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聯合國更把每年5月21日定為「國際茶日」,藉此有助各地不同茶文化的交流。

  茶的種類繁多,不同的茶葉也有一些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不少還跟皇帝有關。龍井茶葉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見稱。相傳在獅峰山胡公廟前長有十八棵龍井樹,乾隆皇下江南時遊歷杭州,品嘗龍井茶後龍顏大悅,即封十八棵龍井樹為「御茶」,並寫下牌匾,此茶從此聲名大噪。

  同屬綠茶的碧螺春,這茶沖泡時清香撲鼻,故有「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之說。有傳康熙曾南巡,遊覽太湖,喝茶時看到此茶葉色碧綠,外形恍似一隻隻蜷曲的螺,當時正值春意盎然,故賜名碧螺春,可說十分應景。

  綠茶全不發酵,青茶則半發酵,烏龍茶和鐵觀音便屬此類。烏龍茶跟廣東話的糊塗、冒失之意無關。據說有茶園主人曬茶葉時見到一條烏龍,嚇得逃跑,返回時見茶已氧化變黑,且茶味香濃,故取名烏龍茶。產於福建的鐵觀音,流傳有個茶農信奉觀音,他每天必到觀音廟敬獻清茶一杯。某天他夢到觀音告知,廟後有一株茶苗,他可移到茶園種植,此樹並可帶來福報,但不可以獨佔,定要與村民分享。醒後果然夢境成真,此茶氣味芳香,但茶葉卻重實如鐵,為了答謝觀音所賜,便取名鐵觀音,並把茶樹分枝送給村民。這些有關茶的傳說故事,真確性有待考究,但卻為大家茗茶時添上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