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漏水誘網戀 假鄰居套料騙財

私隱署接4查詢2投訴籲提防 警設專責小組調查
騙徒無處不在,近日更化身鄰居藉單位問題博取信任伺機騙財。私隱專員公署昨指留意到近日出現新式詐騙手法,全港有不同屋苑住戶收到聲稱是鄰居的短訊,以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作藉口打開話題,要求事主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惟經向管理處查證確認為詐騙。公署由今年3月起共接獲4宗相關查詢及兩宗投訴,分涉九龍及新界區不同屋苑,籲市民提高警覺。有沙田區議員近日接獲多名居民反映收到相關訊息,幸無人上當,並引述警方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
私隱專員公署表示,據了解騙徒會自稱是事主的鄰居,先透過短訊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誘使事主回覆或要求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聲稱作進一步商討。一旦展開對話,騙徒會假扮有意發展網上情緣等各種手法,以取得事主信任,從而騙取金錢或個人資料,又或誘使事主點擊不明連結,令事主誤入偽冒網站,藉此套取個人資料。
騙案涉及富寶花園錦龍苑
據悉,是次「漏水情緣」騙案涉及馬鞍山富寶花園及錦龍苑,屋苑亦有貼出相關通告。經管理處了解後,發現屬新型詐騙手段,一旦與騙徒取得聯繫,手機或會被黑客入侵,導致私隱外洩或財務損失。
沙田區議員羅伊琳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區內近日有多名住戶收到懷疑詐騙訊息,其中富寶花園約有十多名住戶收到相關訊息,錦龍苑亦有三四名住戶收到,幸未有人上當受騙。她指事後向警方查詢,發現馬鞍山區內已有約四五宗同類詐騙案報警求助,警方亦指類似手法在全港各區均曾發生,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
警方數字顯示,去年共接獲1,010宗網上情緣騙案,今年首季已接獲297宗,較去年首季的233宗增加27%。
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市民慎防騙徒新式詐騙手法,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市民若接獲懷疑詐騙短訊或來電,可先聯絡屋苑的物業管理處查詢或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