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降燃料費 電費平年初1.3%

  受惠國際油價回落 分析指今年有望再減價

  中電控股(0002)昨公布至今年3月底首季業績,期內香港售電量按年減2.6%至70.91億度,主因今年天氣較和暖,令電力需求下降,而去年為閏年,售電日數亦多一天。中電指隨着國際燃料價格回落,本月起將每月燃料調整費調低至每度電44.4仙,令平均淨電價較年初下調1.3%。有分析認為經濟前景不明朗,加上俄烏、美伊的爭端有機會解決,預料今年油價及氣價會繼續向下,電費可能仲有得減。

  中電表示,儘管交通電氣化和數據中心等新興行業需求帶動增長,但整體用電量仍放緩。按客戶類別計算,首季本港住宅售電量按年跌5.2%,商業、基建及公共服務、製造業售電量,則分別按年跌1.1%、1.2%及9.7%。

  三人家庭 料月慳約5元

  兩電今年初起加電費,按年加幅少於百分之一。現時電費由基本電費及燃料調整費兩部分組成。中電本月調低每月燃料調整費至每度電44.4仙後,加上基本電價每度98仙,淨電價為142.4仙,較年初下調1.3%。以三人家庭每月平均用電約275度計算,減電費後每月需付約390元,慳約5元。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被下調,普遍市場也對美國經濟前景有憂慮。若伊朗與美國談判有突破,會增加原油供應量,令全球油價受壓。意味將利好電費進一步下調。

  中電會繼續審慎控制成本,確保電價合理,同時為有需要客戶提供額外紓困措施。中電今年便透過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撥款2.4億元,推出包括電費補貼、中電消費券等一系列社區支援計劃。

  為增強供電可靠度,中電透露已加快應用先進技術,透過推出智能管理系統(Grid-V),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全天候實時監察供電系統,能偵測架空電纜和變電站等重要電力設施附近例如火災等潛在危險,加強應對電網潛在威脅,減少電壓驟降和電力供應中斷發生。中電並引入「超視距飛行」無人機巡查輸電塔和架空電纜,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空中監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