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人生變成「爛尾樓」

  俞東升

  摹習書法數十載,筆下的字仍好比稚子學步,連參加個社區展覽都拿不出手,一氣之下把毛筆、墨汁全扔進垃圾桶。自學外語幾十個寒暑,到頭來仍是「口不能言、筆難成文」,往昔苦背的單詞如沙上字跡,被歲月之風吹散無痕。年少癡迷拳腳功夫,每日聞雞起「武」,可是一上擂台,招式雖「花團錦簇」,卻在對手凌厲攻勢下不堪一擊。

  當半生心血付諸東流,那些辛苦付出的日日夜夜、精力與金錢,最終卻沒能換來理想中的成果,恰似一座耗費巨資搭建的大樓,因各種變故被迫停工,最終淪為「爛尾樓」。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追逐的目標與境界,皆是歷經歲月沉澱、深思熟慮後的抉擇,絕非一時興起的衝動。那麼是何種因素,阻斷了自己奔赴的方向?致使「願景圖」淪為「爛尾樓」?

  「當你想放棄某方面的努力時,想一想當初你為什麼要開始這項工作。」這句樸實無華的話,堪稱普通人的勵志寶典,其核心要義可凝練為 「勿忘初心」四字。

  以筆者個人的經歷為例,臨習書法與自修外語,其實並非職業剛需,純粹出於內心熱愛,是提升自我、豐盈精神世界的方式。為此,耗費了幾十年的光陰,儘管尚未收穫理想的果實,但此時若放棄,半生的追求豈不付諸東流?況且,在忙碌工作之餘,總得尋覓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充實生活,在精神與心靈的層面實現自我昇華,這何嘗不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彰顯?

  堅守初心要耐得住寂寞,以「不怕慢,就怕站」的韌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唯有如此,方能避免人生淪為「爛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