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國同行 港商故事/不顧安危 抗美援朝時大量物資送內地 霍英東關鍵時刻與祖國站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以來,雖歷經風雨考驗,但無數愛國企業家始終不畏艱難,竭誠報國。在眾多愛國商人中,霍英東堪稱楷模。上世紀50年代初,朝鮮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對華實施禁運,導致內地經濟陷入困境。值此危難之際,霍英東不顧個人安危,毅然組織船隊突破封鎖,冒着巨大風險向內地運送大量醫藥等戰略物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周恩來總理曾以「患難之交」高度評價以霍英東為代表的港澳同胞,讚揚他們在新中國最艱難時期所展現的赤子情、愛國心。\大公報記者 李信
談及霍英東對國家的貢獻,不能不提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施全面禁運,很多內地工廠因無法採購外國物資和機械,經濟陷入停滯狀態,不單影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是影響了朝鮮戰場上的物資供給。同時,港英當局武力「緝私」,大力阻止市民向內地輸入物資,但霍英東無懼港英政府打壓,積極向內地輸送物資。霍英東之子霍震霆曾透露,其父在1950年到1953年之間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睡三五個小時,起床就去買貨、裝船,晚上送到內地,三年間1000多個日夜從未間斷,成功把大批像黑鐵皮、藥品、五金工具等物資送到了內地。
英軍槍炮下「智闖鯉魚門」
「這叫膽博膽。」回憶當年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膽量,霍英東曾說道。因為船堅炮利的英國海軍不相信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輸送「禁運」物資,而且就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他們看到的,是自己配備的大口徑火炮和超過100米長的巡洋艦。但他們看不到的,是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的決心,特別是香港同胞們義無反顧、捨生忘死的報國情懷。
最初開始,霍英東部署船員三班倒,24小時不停地在鯉魚門附近監視英國海軍動向,詳細記錄巡邏船艦、線路和時間。一連數天,摸清了英軍的規律,「智闖鯉魚門」的行動正式開始。霍英東的船隊通常在上半夜將內地急需的戰略物資裝載完畢,停靠在鯉魚門附近等候。然後多數船員轉移到另一艘大船,佯裝是大船出海,轉移英軍的注意力。當夜深英軍停止巡邏,滿載禁運物資的船隊就飛速闖關。如此,日復一日,來自香港的「流動補給」源源不斷地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輸送着寶貴的「後勤給養」。
被港英打壓 「我無怨無悔」
然而,向內地輸送物資,為霍英東帶來了不少麻煩,他被列入了港英政府的黑名單,遭打壓長達40年之久。特別是港英政府後來以「走私」罪名對霍英東的正當營商行為進行百般打壓,尖沙咀星光行落成後,居然不給接駁水電和電話,美國領事館更對租用星光行的商戶辦簽證等進行刁難,最後迫使霍老以低價將星光行出售予英資。
2000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50周年紀念日上,霍英東作為唯一一位獲邀請的香港人出席慶祝儀式,與胸前掛滿胸章的抗美援朝立功將領坐在主席台上,他中氣十足地發表講話:「當年我或許還不是很清楚,但是今天我可以清楚知道,我是做對了,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