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調整組建3所軍隊院校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蔣斌15日對外發布,為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適應軍兵種結構布局調整和軍事人才培養需要,中央軍委決定調整組建3所軍隊院校,面向社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此間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組建調整三所軍隊院校目的在於打造能直接參加現代戰爭,瞄準未來戰爭的軍事力量,形成更加緊密和先進的戰鬥力。\大公報記者 馬靜北京報道
面向社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蔣斌介紹說,近日,中央軍委決定,調整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兵種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等3所院校,均為高等教育院校,面向社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據介紹,陸軍兵種大學以陸軍裝甲兵學院、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為基礎組建,校本部位於安徽合肥;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以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士官學校為基礎組建,校本部位於湖北武漢;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以陸軍勤務學院、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本部及所屬汽車士官學校為基礎組建,校本部位於重慶。3所新組建院校招生專業、招生數量等信息,後續結合年度招生計劃適時發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深化軍隊院校改革,推動院校內涵式發展。」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解讀三中全會精神時撰文強調,在深化軍隊院校改革上,把院校教育作為軍事鬥爭準備的關鍵一環,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實現內涵式發展、發揮人才培養主渠道作用。
據悉,在2017年,解放軍軍隊院校經歷過一次大規模調整改革。2017年2月,中央軍委召開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改革任務部署會,對軍隊院校教育體系進行體系重塑。全軍院校由63所減至44所(含武警部隊院校7所),形成了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布局。
核心內涵是突出軍兵種主建
此間軍事專家宋忠平對記者表示,是次組建軍隊院校的核心內涵就是突出軍兵種主建,以兵種專業院校培養適用於各自戰鬥領域的專業軍事人才。他分析說,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兵種大學,主要是為了培養陸軍兵種基層指揮軍官和專業技術人才;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則聚焦信息作戰、網絡空間安全和電子對抗等領域,培養信息支援部隊骨幹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重點突出培養聯勤保障部隊的軍事物流、交通運輸和裝備維修等專業人才。
這位專家指出,通過優化整合和集約化培養,目的在於打造能直接參加現代戰爭,瞄準未來戰爭的軍事力量,形成更加緊密和先進的戰鬥力。「這也是解放軍發展新質戰鬥力、培養先進戰鬥力的重要舉措。突出解放軍在培養新時代軍事人才方面,強化姓軍為戰,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將服務備戰打仗作為基本任務,一切都聚焦能打仗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