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企業投資拉動 港經濟動能增\大衛

  圖:內需消費拉動本港經濟動力正在增強,旅客訪港持續增長,私人消費有望逐步止跌回升。
  圖:內需消費拉動本港經濟動力正在增強,旅客訪港持續增長,私人消費有望逐步止跌回升。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共識,取得實質性進展,相互大幅降低關稅,預期有助提振企業投資信心。當前香港經濟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落戶及擴大在港投資的內外企業數目持續增加,招商引資見成效,增強香港中長期經濟增長動能。

  關稅戰下美國迅速支橕不住,首季經濟收縮0.3%,隨着關稅負面衝擊擴大,次季經濟更不容樂觀,收縮恐加劇,出現連續兩季下跌,陷入衰退的機會很大,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關稅政策是大錯特錯。相反,中國經濟韌性強,首季經濟達到5.4%增長。在國家強大後盾支持下,今年香港經濟開局不俗,首季增長3.1%,較去年第四季加快0.6個百分點,支持港股重上23000點水平。

  近期美元匯價弱勢,有進一步下試低位跡象,可見市場不斷押注美國是關稅戰大輸家。與此同時,人民幣、港匯走高,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破7.2關,見半年來高位,而港元兌美元更觸及7.75強方保證兌換上限,金管局近五年來首次入市,向市場注入465.39億港元,除了是因為寧德時代等大型新股活動外,更是對香港經濟前景投下信心一票。事實上,香港首季經濟在廠家提前出口及訪港旅客增加之下,出口及服務輸出分別勁增8.7%及6.6%,成為支持首季經濟主要動力,增強應對關稅戰等外部衝擊的能力。

  本地投資跌轉升成為亮點

  無可否認,受累關稅戰,香港外貿出口將放慢,但內需消費拉動經濟動力正在增強,首季私人消費增長按年仍跌1.2%,但旅客訪港持續增長,特別是體育及金融盛事接踵而來,剛過去五一假期訪港旅客110萬,增長22%,加上年內股市財富增加5萬億元,私人消費有望逐步止跌回升,3月整體零售總銷貨價值300.7億元,按年跌幅3.5%。

  值得留意的是,投資拉動香港經濟增長明顯好轉,今年首季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由去年第四季下跌0.7%,轉為上升2.8%,反映當局招商引資見成效,內外企業落戶推動經濟發展,多項創新科技項目上馬,培育出新質生產力,成為一大亮點。香港匯聚資金、人才,支持24至25年納稅人數目續升,薪俸稅收入按年升11%至889億元,預期本年度薪俸稅再增,彰顯經濟發展活力充沛。

  其實,香港內需正出現積極變化,據投資推廣署數據,今年首4個月合共有223間內外企業落戶及在港擴展業務,佔去年539間企業落戶及投資的總數逾40%,涉及投資金額200多億元,料創造4900個職位,香港可望超額完成2023年至2025年合共引入1130企業的目標,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要動來源之一。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相互大幅降低關稅,料進一步提振企業在港投資意欲。

  今年香港經濟開局良好,經濟轉型穩步推進。內外資金大舉湧入、企業投資轉趨積極等有利環境下,有助抵銷關稅戰帶來負面影響,經濟前景保持審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