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

  陳思

  鑼鼓聲一響起,觀眾看見舞台上來了一名武將,大家屏住呼吸。他突然騰空而起,側翻了一個觔斗,然後又穩穩落下,大家拍手喝彩。

  演出結束後,有人和那位後空翻的演員在台下交流,問起這一動作所付出的艱辛。演員說:「這個動作不僅對下肢和腰腹的力量有很高要求,而且一旦動作失敗,後腦和脖頸會重重落地,會有受重傷甚至猝死的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後空翻是個既困難又危險的動作,不敢做也不能做。但是只要按步驟長久練習,一定能夠做好。」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一位教練在教學員後空翻時,把這個高難度動作拆分成8個至10個步驟,而每個步驟相對上一步都很簡單,屬於笨蛋都能完成的程度。正是這種科學細化的訓練消除了許多人對陌生技能的恐懼。

  生活中很多技能就像後空翻一樣,那些懷有新技能及成功者大多在歷練與細化中經歷千百次錘煉。

  一位有多年經驗的理髮師,有次看他幫別人理髮,先是反覆為客戶梳頭,仔細打量劉海的斜分到何種程度,等到理髮時,只見他的手指靈活而有力,猶如在演奏一首精妙的樂曲。

  美術大師齊白石在畫蝦上有重要的三段變法,其中一步把蝦身主體簡化為數筆,所謂的「零碎」是:雙眼、短鬚、長鬚、大鉗、後足、尾,還有一筆用深墨勾畫出內腔。

  這就是細化的力量,它能為你鋪設一條既清晰又平滑的進步曲線,無論這個技能在你看來有多麼遙遠,多麼高不可攀,也禁不住你掰開揉碎了細細地練,堅持一段時間後回頭看,會驚訝發現自己離出發的位置已經那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