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母親節快樂

  沈鴻穎 學研社成員、文字工作者

  昨天母親節,大家怎樣慶祝?相信對於媽媽來說,無論是一頓飯、一支花,一句簡單的「多謝」、「我愛妳」,只要是子女的心意便已滿足。

  《虎毒不》是近期社會上討論度較高的電影,主題就是圍繞母親「湊B」之苦,聽說內容太寫實,被部分觀眾形容為「恐怖片」,女性觀眾尤其已為人母者會更感同身受。電影評價兩極,有讚此片可讓更多人了解當代女性為母育嬰的困境,是真正的「社會議題電影」,亦有彈電影純粹供女性圍爐取暖。

  筆者未看 (亦未敢看)電影,不作評價,但育兒壓力卻是實在經歷。試過將近一個月時間,每到半夜BB尖叫大喊、一個鐘醒一次的過程。也試過甲流高燒40度、咳嗽到嘔,邊嘔邊為BB準備加固食物。更試過孭着嬰孩到街市買餸,莫名其妙被路過的大叔指責:「陰功囉!好心咁細個唔好帶佢去街市啦!」不知大叔家中食物是否從天而降?

  即使多樂觀積極的人,面對產後荷爾蒙變化、角色轉變所產生的不適應;產後脫髮、外貌身材改變;配偶與雙方原生家庭的支援度不足或育嬰觀念差異;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產生的自我價值懷疑;在職媽媽面對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挑戰,再加上長期睡眠不足、精神緊張、缺乏個人放鬆時間,情緒難以宣洩,還有三不五時冒出的路人指點,老實說,無爆炸都已經好叻!

  再現實點,「錢」非萬能,卻可解決很多問題,更是減輕育兒壓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近年許多女明星愛分享懷孕、育兒的經歷,她們產後依然明艷照人,兼顧事業家庭,但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十數萬起跳的月子中心、頂級月嫂或營養師調理,最起碼也會聘請外傭,這些條件是許多基層家庭、普通婦女望塵莫及的。特區政府近年雖鼓勵生育,但銀彈策略不足,甚至取消了學生津貼,反觀鄰近的澳門, 由結婚、出生到育兒都有津貼,真令人「恨死隔籬」。

  為母不易,願不止母親節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