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短線買賣愈難賺錢
7度參加巴郡股東會 貫徹巴菲特價值投資法
現年94歲的股神巴菲特近日在巴郡股東大會公布退休計劃。內地著名基金經理,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今年已是第7次參加巴郡股東大會。楊德龍一直推崇及將股神的價值投資理念,融會貫通到A股及港股投資。而散戶炒股經常虧錢就是輸在一個「炒」字上,愈是短線、頻密買賣愈難賺錢。應堅持價值、長期及理性投資,才能取得較好回報。
楊德龍稱,巴菲特說過,價值投資是取得長期投資勝利的法寶。在A股及港股同樣適用。不過,散戶佔比較高、市場波動性較大、政策面的影響較大,所以需要對政策方面進行解讀等,但本質是一樣,就是要選擇好行業、好公司,以及好價格進行買入,當出現泡沫的時候,要及時減倉,甚至是清倉。而價值投資是普世投資理念,並非只適用於美股,在其他市場包括樓市的投資也要堅持價值投資,從原理來看是大道至簡。
進入港股抄底布局
至於如何以價值投資理念看待港股機遇。楊德龍表示,當前港股整體估值處於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根據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對國際資本來說,現在進入港股抄底布局是一大趨勢,今年以來也有很多國際資本流入港股,趨勢還是非常明顯。
他指出,港股在未來仍有較大估值修復空間,可以積極關注,港股成交量最大的科技、互聯網等公司,代表經濟轉型方向。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已創新高。港股中的紅利股,也值得關注,其港股股價比A股還要低,AH股存在差價,因此,一些紅利股分紅率更高,具有較大投資價值。
科技股呈東升西降
楊德龍稱,今年以來科技股出現東升西降,美股科技股大跌,而中國科技股則大漲,特別是A股的人形機器人這些板塊。春節前DeepSeek橫空出世,加上內地芯片設備產業也有突破,這一系列的突破顯示中美在科技創新方面可能是「齊頭並進、你追我趕」格局,而不是之前資本理解的、美國可能在人工智能(AI)出現壟斷優勢,現時看來已不可能。
此外,這一次前往巴郡前,楊德龍帶了十幾名企業家到硅谷考察,看了英偉達等科技企業,和美國當地一些科技人員交流,他們對於中國科技方面大發展,特別是芯片、半導體、大數據模型等的突破非常關注。而且中國優勢在於製造能力強、產業鏈健全,所以中國可以用很低價格把東西生產出來,例如機器人在美國已有很多年研究,但一直沒有批量生產,因製造成本太高,一個機器人要十幾萬美元。
內地創新具優勢
相反,中國現在很多國產機器人十多萬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價格還可以降得很低,「等到未來批量生產之後,有可能價格就降到幾萬元人民幣一台,屆時人人可以像買手機一樣買一台機器人來幫忙幹活,來當保姆和養老等。」所以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就衍生出中國投資機會。「這一次(5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中證監主席吳清強調要學習巴菲特價值投資,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去買一些我們的優勢產業,我們的優勢公司,長期來看相信也會有比較好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