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隔海觀瀾大陸反制美國霸凌 台灣社會超有感\朱穗怡
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百般討好,但在關稅戰中並沒有獲得美方另眼相看,仍被徵收32%的重稅,雖然目前暫緩90天實施,但以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變幻作風來看,關稅戰依然充滿變數。台灣業界憂心忡忡。外界關注美國在4月掀起關稅戰是否會增加台灣社會的「疑美」聲浪。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最新民調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下降。島內Quickseek輿情大數據也顯示,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後,台灣社會的「疑美」聲量顯著上升。
去年特朗普競選期間已多次發表對台灣方面不友善的言論,包括台灣若需要美國保護就應該支付「保護費」、「台灣偷走了美國的芯片生意」等,上任更是把台當局耍得團團轉。雖然台積電乖乖承諾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但台方仍被美國課徵重稅。島內多家新聞媒體紛紛以「瘋了」、「要多瘋」為標題批評特朗普,質疑其政策欠缺理性,認為美國意圖搶奪台積電。此外,國民黨、民眾黨等在野黨批評特朗普對台灣予取予求,質疑民進黨當局面臨重大危機還在搞大罷免、司法追殺,都成為網上熱門話題。Quickseek輿情大數據也指出,台灣社會對美國政府的負面聲量濃度偏高。
台灣坊間對美國政府頗為不滿的同時,對大陸的正面評價有上升的趨勢。Quickseek輿情大數據發現,台灣社會的「反中」聲量在特朗普就職後有明顯的降溫,從44%大幅度降到17%,與大陸相關的中立討論也從54%增加到82%。這顯然與近月中國大陸強勢應對美國關稅戰有關。
當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後,中國大陸率先向美方發起反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對原產於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將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在世貿訴美「對等關稅」等。當美方把對中國大陸的關稅大幅提升至84%、125%時,中方也作出對等的反制措施。這種「奉陪到底」、不畏霸權的強硬氣勢與民進黨當局卑躬曲膝的奴才嘴臉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台灣民眾看得很爽。島內輿論對大陸方面迅速、有力、精準的反制也是一片掌聲。
從這次關稅戰,台灣社會不僅看到了大陸方面敢於對抗強權的勇氣,更感受到大陸方面的實力。美方濫施關稅,雖然將對中國大陸經濟造成衝擊,但中國大陸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而且這些年來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中方對美出口佔全部出口的份額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反之,美國內不少產品仍對中國大陸依存度較高,不少消費品離不開中方,很多投資品和中間產品也需要從中方進口。此外,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已經向中方發起了關稅戰、科技戰,中方為此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而且外部壓力倒逼中方加速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現代化,形成了新的戰略發展格局,增加了抵抗外部經濟霸凌的能力和增強了反制的戰略主動性。
大陸方面應對美國關稅戰的堅決態度和充足底氣讓不少台灣民眾相當有感。據說,連不少深綠網民都直言「這次我挺大陸」。可見,台灣社會對沒有脊骨的民進黨當局多麼失望和厭惡,由此也對大陸方面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