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勢減慢/住宅售價創近8年半低 跌幅收窄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日公布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連跌4個月,最新報284.2點,繼續是逾8年半的新低。不過,跌幅已見逐月收窄,其中小型單位指數上月更暫見止跌回穩。展望未來,分析認為,關稅戰增加經濟的不確定性,更多買家採取觀望態度,住宅價格在未來幾個月會維持跌勢。\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放寬按揭成數及投資移民買住宅樓限制,帶起去年第四季樓價略回升,若以季度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自2023年第二季開始下跌,曾一個季度跌逾5%,去年第三季也跌逾4.8%,上季跌幅也有約1.73%。若以月份計,該指數上月報284.2點,已連跌4個月,是自2016年8月份後的逾8年半新低,按月只跌0.49%,但跌幅已逐月收窄(見圖)。
小型單位按月止跌回穩
各類單位的售價指數中,過去一直表現較差的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A類小型單位,上季跌幅有明顯改善,僅跌約0.49%,上月更止跌,企穩於2月份的304.1點水平。其餘4類單位的售價指數表現差強人意,無論按月及按季的跌幅均高於整體大市。其中實用面積753至1076方呎的C類中大型單位表現最差,按月及按季的跌幅分別達0.78%及3.26%。不過,若與數年前的歷史高位比較,A類單位的跌幅仍然是最大,超過31%,其餘均低於整體的28.6%跌幅,由約20.6%至28.1%不等。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執行董事郭偉恩表示,樓價連跌4個月後跌幅已見收窄。然本月初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及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打擊市場投資意欲,潛在買家均多採取觀望態度,影響市場的成交量及住宅價格。本月底相關情況似逐步改善,成交漸見增加。不過,整體而言,現時貿易戰氣氛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住宅價格輕微下跌,且情況短期內有機會持續不變,直到市場變得明朗。
業界冀政府出招穩樓市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儘管特區政府於2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降低樓價400萬元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然該措施暫時只對一手市場有利,發展商更透過貼市價策略成功加速去庫存,帶動上季一手成交顯著回升;二手市場則仍持續受壓,二手樓價繼續下滑,現行政策未能全面提振樓市亦正反映在樓價指數表現中。他認為,當前外圍經濟環境充滿變數,中美關稅戰局勢未明,聯儲局又似放慢減息步伐等,都對本地樓市構成壓力。不僅削弱了市場信心,更抵銷特區政府推出刺激樓市政策帶來的效果。在缺乏利好消息刺激下,買家入市意欲低迷,他預計短期內樓價仍有下調風險,需要特區政府再推出更積極的政策來穩定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