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喪委員會:四叔仁心影響深遠

到場弔唁人士
到場弔唁人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吳健怡)人稱四叔的恒基兆業地產創辦人李兆基生前留下不少愛國愛港、慈善大愛的事跡。多名李兆基治喪委員會成員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四叔為人低調,平和親切,務實進取,義不容辭地扶助弱勢社群,眾人對他的離世感到無比遺憾。新界鄉議局主席、立法會議員劉業強表示,新界鄉議局與四叔交往合作數十年,四叔的慈善事業與其商業成就齊名,尤其在長者服務方面,四叔資助興建多間安老院舍,其中屯門藍地福亨村路的10萬呎土地,在李兆基基金資助下,完成興建長者護養及護理院舍,可提供超過1,400個護理及護養宿位,「他的仁心善行,惠澤無數,影響深遠。」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形容,四叔是他十分敬重及值得學習的前輩,他的公益行動都有目共睹,每當天災發生時四叔都主動捐獻,又成立「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培訓人才,令許多個家庭改善生活。四叔貢獻國家,服務香港的精神更傳承至下一代,以至成為恒基的企業文化,每當有公益項目向他們求助時,都二話不說答應,讓劉國勳倍感動容。

  劉國勳憶述,早年他在新界社團聯會時,恒基便以象徵式租金借出土地,興建元朗錦田及牛潭尾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紓緩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及改善居住環境。疫情期間,恒基亦多次捐助物資協助市民渡過難關,同時無償借地興建社區隔離設施,紓緩當時緊張的醫療資源。

  另外,2022年劉國勳正跟進收容超過100隻流浪貓狗的「傻媽流浪貓狗之家」被迫遷問題,為了給流浪動物尋覓新家,劉國勳向恒基求助,獲爽快回應,借出一幅3萬多呎的土地作為動物收容所,為「毛孩們」解了燃眉之急。「李兆基博士一生奉獻社會,愛國愛港,慈善愛心,深得敬重、敬佩。他帶領的企業、教育的家庭都非常優秀,也傳承了他的愛心。」

  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四叔白手起家的奮鬥歷程與其價值觀,成為青年學子的學習典範,不僅是傑出的商界領袖和企業家,更是一位德高望重、愛國愛港的慈善家。他亦形容四叔為人親切、沒有架子,做事親力親為,談笑風生,平易近人。

  勉青年議員為民發聲回饋社會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曾在2008年與四叔近距離接觸,當時他剛出任立法會議員,四叔親切地鼓勵這一批青年議員努力為市民發聲,回饋社會。在四叔的榜樣感召下,陳克勤不負所託,加倍進取。「他對後輩態度一直是親切、鼓勵、提攜,包括他捐助這麼多學校、機構,資助各類青年項目,真的很不捨得他就這樣離開。」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憶述,最後一次與四叔見面是約十年前的一場慈善晚宴上,當時九旬的四叔對慈善仍然熱情不減,積極捐助,「他是香港好多企業家、好多市民的偶像。他的生平事跡,都是一步一腳印行出來,很勵志,他的精神、能力,永遠影響我們。」

  施榮懷與李兆基的兩名兒子李家誠、李家傑均有往來,「我與家誠都是北京市政協委員,眼見他這麼多年一直積極推動京港兩地交流,出錢出力。家傑也努力推動青年工作,促進香港、內地青年的雙向交流。他們謙厚的待人處事態度,離不開父親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