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望/新盤貨尾22654伙 五季新高

  圖:首季貨尾量最多的地區為包括啟德的黃大仙區。
  圖:首季貨尾量最多的地區為包括啟德的黃大仙區。

  今年首季發展商雖然加快減價賣樓步伐,但銷情仍較緩慢,期內貨尾量增至22654伙,創5個季度新高,其中四家大發展商負責銷售的樓盤,合共貨尾量逾1萬伙,佔整體貨尾單位逾47%。中原地產研究部預料,本季貨尾量有機會升穿2.3萬伙水平。\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主要在售一手樓盤的銷售情況顯示,今年首季統計的367個新盤,涉及逾13.66萬伙,減去已售及保留作出售單位後,剩餘待售單位22654個,按季微增331個或1.5%,除了連升4個季度之外,並連續7季超過2萬伙,佔比約16.6%,亦是處10年高位。該行認為,此是貨存量過多的水平。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美國於本月初正式實施對等關稅,打擊全球經濟,股市大幅波動,買業者的入市態度轉趨審慎,樓價持續調整,交投量亦放緩。雖然發展商已經減少推盤以暫避關稅戰帶起的震盪,但個別新盤銷情遇到阻力,預計此會加重貨尾積壓的情況。估計本季新盤貨尾有機會升至2.3萬伙以上,屆時將創2003年第三季後的逾21年季度新高。至於今年下半年樓市能否改善,貨尾量回落,需視乎是否出現有利好因素推動。

  新地餘貨3751伙

  若以發展商負責銷售樓盤作統計,新鴻基地產(00016)銷售的70個樓盤,於今年首季剩餘貨尾量共3751伙,為各發展商之冠;第二多的是恒基地產(00012),所售的48個樓盤中,共有貨尾量3260伙;會德豐地產負責銷售賣的22個樓盤,餘貨量共2280伙;信和置業(00083)的17個在售樓盤中,有餘貨1401伙。換言之,上述四大發展商負責銷售的樓盤,於首季貨尾為10692伙,佔整體貨尾量達47.2%。

  至於貨尾量最多的地區,則是包括啟德在內的黃大仙區,共5162伙,佔比達22.8%;將軍澳區共2215伙居次,屯門區以1899伙排第三。黃大仙區及將軍澳區的貨尾單位,相信主要集中在啟德及日出康城兩大供應小區之內。

  發展商主力「去庫存」

  此外,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據該行統計,今年截至本周一止的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共約4960宗,當中約2719宗屬於今年推售的全新樓盤,佔比54.8%;餘下2241宗是之前推售的貨尾單位,佔比45.2%。劉嘉輝相信,現時發展商積極「去庫存」,估計年內仍持續銷售貨尾單位下,貨尾銷售佔比有機會升至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