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4月人均蝕逾1.1萬

關稅戰拖累全球股債匯 積金局:短炒易高買低賣
美國關稅戰觸發全球股債匯市大幅波動,拖累香港打工仔強積金再度「見紅」,當中股票基金首當其衝。強積金顧問公司GUM昨公布的統計顯示,截至4月16日,強積金4月人均蝕11,163元,而年初至今累蝕3,815元。積金局發言人稱,強積金屬長線投資,應以定期定額方式「拉勻」入市成本,緩和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為退休儲備增值,避免「高買低賣」。
截至4月16日,GUM強積金綜合指數下降至241.8點,月內回報率-4%,年初至今回報率-1.4%。總體而言,上月強積金市場表現疲弱,尤其是股票基金,9隻股票基金回報全部「見紅」。其中,美國股票基金年初至今錄得-11%回報率,為同類型股票基金表現最差。
GUM指出,固定收益基金在4月表現較平穩。表現最好的固定收益基金是環球債券基金,月內回報率1.3%,年初至今回報率3.3%;香港貨幣市場基金、港元債券基金及強積金保守基金本月亦錄升幅。不過,人民幣及港幣貨幣市場基金、保證基金、人民幣債券基金及亞洲債券基金,則在4月份錄得-0.3%至-1.2%回報率。表現最差是人民幣債券基金,回報率為-0.5%,年初至今回報率1.2%。
美國恐出現「走資潮」
另一方面,資管公司駿利亨德森投資(Janus Henderson)預告,將減少美國資產配置。外媒引述公司行政總裁Ali Dibadj表示,由於美國「例外論」出現裂痕,公司或將10%的管理資產從美國資產中重新分配,或流向歐洲、中國、中東和拉丁美洲市場。
Ali Dibadj稱,美國例外論一旦被打破,大量資金可能從美國資產中轉移。即使配置比例只有小幅度變動,也意味關鍵資金流入其他地方。他認為,中美可能脫鈎、中國推動科技領域自主發展等,都能帶來一些投資機會。該公司網站顯示,截至去年底,駿利亨德森投資管理客戶資產約3,787億美元,其中北美佔其總資產管理規模62%。
資金流入固定收益類別
此外,東方匯理表示,為應對關稅戰引發的動盪,該基金客戶大幅調整資產配置,從美國市場撤離,並轉向投資歐股和政府債券ETF。反映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大規模關稅措施後,市場作出新的投資選擇。
據Morningstar Direct資金流數據顯示,4月資金普遍從投資美國的基金中流出,本月首兩周,東方匯理、瑞銀和道富所管理的以美國為主的基金,合計流走39億歐元(約344億港元)。
瑞銀發言人稱,在市況加劇波動下,看到客戶積極進行戰術性資產配置調整,導致部分資金從美股ETF,流入其他基金類別,尤其是固定收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