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遊記/內地美食匯香江\杜 若
不論是在商業區還是居民區,內地餐飲品牌的「來港熱潮」已變得不可阻擋。
前段時間,前往將軍澳處理入境事宜,除了慨嘆水泥森林之密集外,也感受到內地美食品牌的來港熱潮。從將軍澳站前往入境事務處的沿途,最顯眼的位置就是一間偌大的木屋燒烤,而走進商場,面向電梯的必經之路上,則是深圳街邊比比皆是的茶救星球。泡泡瑪特更是穿越了周期,也跨越了深圳河,香港的大型商場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深圳常見的陳鵬鵬潮汕菜,甚至在廣州都未曾見過,已悄然在香港開了數家分店。
這股熱潮擴大了連鎖品牌在香港的覆蓋面。平民些的美食選擇,從兩餸飯、餐蛋麵外,也增加了蘭州拉麵、肉夾饃涼皮,上檔次的小聚餐廳,除了茶樓與鋸牛排,也增加了潮汕牛肉火鍋與東北烤肉。
曾幾何時,香港的餐飲品牌也曾在內地大行其道,太興茶餐廳曾經在很多內地城市的商場扎根,將高效又高度標準化的港式茶餐廳美食帶給內地人。反觀這次來港熱潮中的連鎖餐飲品牌,主打現點現做的也不在多數,大多依靠穩定的菜品供應鏈,標準化的為港人提供「免跨境」的餐飲服務。
太二的酸菜魚依舊酸爽,木屋燒烤的一盞黃燈、啤酒烤串仍然吸引着夜歸之人。但正如我每次回廣州總要尋找街頭巷尾的地道小舖,太過於標準化的食物,有時讓人失去了探尋美食的初心,也希望那些裝飾陳舊、燈光昏黃的茶餐廳,能在熱潮的洗禮下,再多陪伴港人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