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風險/科企助跨境電商拓新市場 降經營風險
自美國東部時間5月2日起,從中國內地和香港通過國際郵政系統向美國寄送的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將被徵收適用關稅,此類包裹需繳納其價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關稅,2025年6月1日後增至每件50美元。
美國針對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始於20世紀30年代。數據顯示,去年進入美國的包裹數量達到近14億件,多數來自中國。向中國寄美包裹徵收適用關稅令中國跨境電商開始思考如何減少衝擊。
小飛科技是一家長期專注於為全球電商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的跨境電商物流SaaS平台。公司首席運營官甘曉靈介紹,公司運用大數據與AI技術,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實現了自動化訂單管理和智能路徑優化,能夠快速對接電商渠道及物流服務商,顯著提升配送效率並降低成本。她表示,不少跨境電商企業已做好「關稅戰是場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企業也很看重公司這樣的服務型企業用科技手段,提升他們的運營效率,助力他們完善配送的「最後一公里」流程,提升消費者的物流滿意度。
甘曉靈透露,小飛科技此前已協助不少香港和內地的跨境電商企業主動備貨到美國的海外倉,以應付一段時間的市場需求;同時,也鼓勵這些企業進行產品升級,主動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澳洲等市場,以降低經營風險。她並稱,除了常規的調整市場策略,例如拓展多元市場、本土化運營、借助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借道馬來西亞等中轉國享受更低關稅稅率,內地、香港的跨境電商企業還應在優化供應鏈與運營上下功夫,比如建立海外倉、調整物流模式、優化清關流程等。\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