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下 廣交會出口展商首破3萬家

  圖: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東廣州開幕,全球客商雲集,分享中國市場,探尋中國機遇。\大公報記者李紫妍攝
  圖: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東廣州開幕,全球客商雲集,分享中國市場,探尋中國機遇。\大公報記者李紫妍攝

  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15日在廣州開幕,來自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萬名境外採購商註冊參展,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首日累計超6萬境外採購商線下參展,「用腳投票」看好中國的產品和服務。多國採購商紛紛表示,儘管美國挑起關稅戰,全球貿易秩序正面臨嚴峻挑戰,但市場也迎來機會,廣交會仍是採購商品、和中國做生意的重要平台。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表示,消博會、廣交會、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等活動的成功舉行,展現了各方加強經貿合作,抵禦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決心和信心。中國是世界的市場、各國的機遇,面對外部不確定性,中國將堅持「握手」而非「揮拳」,將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帥誠廣州報道

  用腳投票 首日超6萬境外採購商參展

  近期,多個國際機構和經貿專家表示,在國際貿易形勢風高浪急的當下,廣交會中海量參展商與採購商的雙向奔赴充分折射出中國外貿的韌性和信心。

  在本屆廣交會上,首日累計超6萬境外採購商線下參展,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金磚國家和中東國家的採購商成為主力,其中巴西採購商John Leal指出,巴西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當地企業急需提升效率和利潤,對中國工業機械和創新產品需求旺盛。此外,巴西零售行業也日益依賴中國供應鏈,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國供應商庫存充足且積極拓展新市場,巴西企業需抓住這一機遇。

  心儀中國產品:高質量+中端價格

  來自埃及的馬小龍在廣東深耕外貿行業20年,專注工業小配件、工廠原材料等客戶較難自主採購的細分領域業務,出口覆蓋中東、北非等二十多個國家,此外他還是一名擁有近150萬粉絲的Facebook網紅。他表示,本輪關稅貿易摩擦有望推動中國工廠以「高質量產品+中端價格」打開新市場。在中國的20年間,馬小龍見證了中國企業從「學習技術」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他表示在未來的全球產業鏈中,中國將從「世界工廠」轉型為「設備與方案提供者」,進一步支持其他國家的本土化製造。

  美客商:中國仍是貿易「必選項」

  本屆廣交會上也不乏歐美採購商的身影。美國採購商Gustavo從事空調的經銷運營,主要面向美國以外的市場,中國供應商是其生意中的重要夥伴,廣交會更是其了解中國產品、尋覓商機的重要機會。「我們的業務領域未必會立即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但未來如何演變仍需觀察。」他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固然會對全球經貿、尤其是給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業務帶來影響,不過由於他的業務繞開了美國市場,中國產品仍然是他採購計劃中的重要選擇。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是世界的市場、各國的機遇。面對外部不確定性,中國將堅持『握手』而非『揮拳』、『拆牆』而非『築壘』、『聯通』而非『脫鈎』。」林劍說,「我們將繼續不斷做大貿易『朋友圈』,做強投資『引力場』,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