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營商情緒向好 創三季新高

【大公報訊】渣打銀行與貿發局聯合公布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顯示,區內的營商情緒在2025年第一季度錄得全面改善,營商活動的「現狀」指數由2024年第四季的50.7升至53.5,創2024年第二季以來新高。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建恆表示,相信部分受惠於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帶動市場情緒,以及市場憧憬中央將會推出更多提振政策。
另外,營商活動的「預期」指數同樣改善,由去年第四季的52.9上升至最新一季的54.3,當中8項組成營商指數的子指數,6項錄得升幅,而且全部位於50的中性線以上。而受惠於電子業的復甦,香港的「現狀」子指數更連續4個季度上升,達到53.5。調查顯示,灣區企業有能力應對美首輪加徵的關稅(10%+10%)。
不過,由於是次調查於今年2月至3月進行,結果尚未反映近期局勢影響,即美國本月宣布向全球多國徵收「對等關稅」,劉建恆形容過去兩周美國的政策「日日新鮮」,因此對於未來市場情緒仍需觀望,但由於兩會後企業對政策支持的預期提高,及4月前股票市場有優異表現,導致指數基數處於高位,因此預計下一季度或轉弱。
內需待開發 港企機遇多
此外,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指,由於香港不受內地提振政策涵蓋,只能間接受惠內地訪港旅客持續回升,因此對於政策的正面回應比例最低。但他認為,內地營商環境的好轉,能鼓勵本港中小企業考慮進軍內地市場尋求新機遇。
劉建恆強調,過去香港的國際業務較多,雖然現時美國貿易可能受限,除了龐大的內需市場尚待開發,還有歐盟、東盟等市場的機遇,因此對前景毋須太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