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謀遠略/加快走出去 尋求新機遇\袁 淵

  圖:比亞迪唐EV在歐洲市場以其長續航里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優勢,獲得消費者認可。
  圖:比亞迪唐EV在歐洲市場以其長續航里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優勢,獲得消費者認可。

  隨着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將對中國企業出口美國市場帶來顯著的影響。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額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特別是在機電、紡織等部分行業,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這一政策不僅打破了原有的貿易平衡,還改變了全球供應鏈的布局。中國企業面臨着出口成本的上升、國際市場份額的萎縮以及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多重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開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從而努力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以應對外部環境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中國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非洲、拉美等地區成為重點目標市場。在「一帶一路」沿線,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積極參與項目投標,如中國建築在巴基斯坦參與瓜達爾港建設項目,帶動建築材料、工程機械等相關產品出口。東盟地區憑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關稅優惠與市場潛力,吸引眾多中國企業投資設廠。如OPPO在印度建設智能手機生產基地,產品暢銷東南亞市場,2024年OPPO在東盟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18%。非洲和拉美地區市場消費潛力巨大,中國家電、汽車企業通過建立銷售網絡與售後服務中心,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投資設廠 攜手研發

  為降低關稅成本與供應鏈風險,中國企業實施供應鏈本地化策略。在海外投資設廠時,優先採購當地原材料與零部件,提高本地化採購率。如海爾在泰國建設家電生產基地,本地化採購率達60%,既降低關稅成本,又減少因國際物流受阻帶來供應鏈中斷風險。同時,企業注重培養當地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提升供應鏈穩定性與協同效率。

  在海外投資設廠或併購企業,可獲取當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品牌與銷售渠道。如美的集團併購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獲得其先進機器人技術與歐洲市場渠道,將庫卡機器人技術應用於自身家電生產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同時借助庫卡品牌與渠道,拓展歐洲工業機器人市場,實現雙方技術、市場與品牌協同發展,提升美的集團在全球家電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競爭力。

  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通過技術引進、合作研發等方式,實現技術回流。將海外先進技術引入國內,促進國內產業技術水平提升。如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與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研發先進發動機、自動駕駛等技術,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國內生產車型,提升國內汽車產業技術水平。同時,技術溢出效應使國內相關企業受益,促進國內產業整體創新發展。

  在海外投資設廠、建設基礎設施等項目,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同時,企業海外生產經營活動增加原材料、零部件進口需求,帶動相關國家與中國貿易往來。如中國在非洲投資建設的礦業項目,不僅為非洲國家帶來資金與技術,還增加當地礦產資源出口,促進中非貿易增長。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達200億美元,與沿線國家貿易額達2.5萬億美元,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比亞迪積極拓展全球市場,採取差異化市場拓展策略。在歐美市場,憑藉先進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產品性能,推出高端電動車型,滿足當地消費者對高品質、高性能汽車需求。如比亞迪唐EV在歐洲市場以其長續航里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優勢,獲得消費者認可,2024年在歐洲部分國家銷量同比增長200%。在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南美等地區,比亞迪推出性價比高車型,並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建立銷售與售後服務網絡。在泰國,比亞迪與當地知名汽車經銷商合作,快速打開市場,2024年比亞迪在泰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15%。

  比亞迪注重技術創新,在電池技術、電動驅動系統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其刀片電池技術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在產業協同方面,比亞迪構建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電池生產、電機製造到整車組裝,實現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同時,比亞迪積極與全球供應商合作,引入先進零部件與技術,提升產品質量與性能。如與德國博世合作,引入其先進底盤調校技術,優化比亞迪汽車操控性能。

  在地招聘 拉動就業

  美的集團通過海外投資設廠、併購等方式,實現全球布局。在美洲,美的在墨西哥蒙特雷建設大型家電生產基地,輻射北美與南美市場,利用當地勞動力成本優勢與貿易協定優惠政策,降低生產成本與關稅成本。在歐洲,美的併購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不僅獲得先進機器人技術,還借助庫卡品牌與銷售渠道,快速進入歐洲工業自動化市場。在亞洲,美的在印度、越南等地建設家電生產基地,滿足當地及周邊市場需求,2024年美的在印度家電市場份額達10%。

  美的集團在海外注重本地化運營與品牌建設。在人員本地化方面,美的在海外子公司大量招聘當地員工,佔比達80%以上,利用當地員工對市場與文化熟悉度,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在產品本地化方面,根據當地消費者需求與使用習慣,開發適合當地市場產品。如在印度市場,美的推出適合印度家庭大容量、低能耗冰箱產品。在品牌建設方面,美的通過贊助當地體育賽事、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將美的品牌打造成國際知名家電品牌。

  參與國際合作 增強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企業紛紛「走出去」,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同時,加強風險管理是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與應對機制,對可能出現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等進行細緻的分析和評估。通過購買保險、簽訂套期保值協議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在海外投資項目決策前,企業應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與風險評估,確保項目的可行性與安全性。例如,可以聘請當地的專業諮詢公司,對項目所在地的政治穩定性、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等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

  隨着企業海外業務的不斷拓展,跨文化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企業應加強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差異的研究,尊重並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與商業習慣。中國企業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際同行、供應商、科研機構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合作研發、技術引進等方式,企業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同時,參與國際行業協會活動與標準制定,可以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例如,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參與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可以為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鋪平道路。並且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例如,通過與世界銀行或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合作,企業可以獲得更為優惠的貸款條件。至於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企業可以整合全球資源,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作者為外資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