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熱話/14創新科技項目應用 全運會提供智能高效體驗

  左圖:十五運廣州賽區昨舉行科技創新應用立項證書頒發儀式。\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右圖:賽事關鍵時段可提供分鐘級精準天氣預報。\受訪者供圖
  左圖:十五運廣州賽區昨舉行科技創新應用立項證書頒發儀式。\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右圖:賽事關鍵時段可提供分鐘級精準天氣預報。\受訪者供圖

  15日,第15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舉行科技創新應用立項證書頒發儀式,14個將在賽會期間實際運用的創新科技項目首次公開。十五運期間,包括AR數字人民幣硬錢包、AR場館導航、數字人志願者、分鐘級天氣預警、導盲六足機器人、無電製冷志願者驛站等眾多大型賽會首創的智能及未來科技,將貫穿於參賽、觀賽、競賽組織等賽會的各個環節。其中,面向運動員和觀眾推出的內地首款AR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不僅支持賽事場館內外的快捷支付,還可用於酒店門禁、場館出入等智能化管理,為十五運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參賽觀賽體驗。\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十五運廣州賽區承擔開幕式和約40%競賽項目,為推動「智慧全運」,廣州在賽事服務、安全保障、綠色低碳、無障礙技術等多方面打造賽會創新體系。經過前期需求對接、項目申報和專家諮詢論證,最終從內地、港澳數百個報送的項目中,遴選出14個科技創新應用專題項目。

  十五運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跨境觀賽、住宿、消費、出行等備受關注。作為應用項目之一,由內地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廣電運通集團主導,「面向多元場景的AR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項目將破解此難題。

  據廣電運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技術和項目有效驗證了數字人民幣在跨區域、多業態場景的適配性。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該項目下的數字人民幣互聯互通特性,破解了跨境支付痛點,為三地資金流動、商貿往來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

  數字人志願者令人力成本降30%

  志願服務往往是大型賽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十五運期間,廣州賽區將打造全國首個大型賽事「數字人志願者」體系。十五運期間,數字人志願者搭建了7×24小時智能服務網絡,為志願者、運動員、觀眾提供智能交互服務。該項目應用將大大減輕志願者工作量。據預計,志願服務人力成本將降低30%,服務響應效率提升50%。

  本次簽約應用項目中,多個項目涉及先進機器人運用。由上海交通大學團隊推出的「導盲六足機器人」,將率先運用於十五運。屆時,廣州的機場、高鐵站等場所,將投入數十台六足機器人,為視障運動員提供導盲、行李搬運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