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財大:投資者對A股信心升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昨日發布的「A股投資者情緒調研」顯示,本期機構、散戶的「不崩盤信心指數」升幅最勁。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徐國祥指出,得益於政策面的持續發力,以及中國經濟的穩步修復,年初以來A股活躍度不斷提升,投資者收益進一步改善,而外資的淨流入和內資機構股票配置比例的提升,亦推動投資者整體信心增強。
據調研結果,一季度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不崩盤指數分別報166及167.5點,按季分別升19.85及17.5個百分點。徐國祥介紹,在談及「近三個月A股投資收益」話題時,認為「滿意」的散戶受訪者佔比從14%升至15%,表示「收益一般」的散戶佔比從47%升至52%,表示「不滿意」的散戶佔比從40%降至33%。對於「未來三個月大盤指數跌三成的概率」問題,認為「概率不足10%」的散戶受訪者佔比從57%升至70%,表示「概率在10%至60%之間」的散戶佔比從36%降至28%,判斷「概率超60%」的散戶佔比從7%降至3%。
關注AI算力應用與具身智能
A股昨日仍續小幅震盪行情。滬綜證指數收漲0.15%;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收跌0.27%和0.13%。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傅靜濤提醒,美國的關稅政策對A股基本面的影響將逐步顯現,宏觀政策對沖勢在必行。得益於「平準基金」橫空出世,長期資金開始承接悲觀籌碼,「A股『資金負循環』問題已基本排除,後續磨底進程向下有底」。他又指,A股目前正處在「磨底期」,自主可控、對沖資產、防禦題材依然佔優;中期看,A股大概率以「科技產業趨勢重新凝聚共識」為條件,重拾上行趨勢,建議關注中國AI算力、AI應用、具身智能和低空經濟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