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下周在港發125億人民幣國債

【大公報訊】香港金管局公布,中國財政部將於下周三(23日)在港發行新一批人民幣國債,總值合共125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除了15億元的15年期國債是新發債券,其他三批均為增發。
新一批離岸國債同樣透過金管局旗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簡稱CMU系統)發行。根據招標公告,總值15億元的新發國債將透過CMU系統投標,並以面值發行。債券將於2040年到期贖回。
其餘三批債券分別是總值40億元的增發2027國債、總值40億元的增發2028國債,和總值30億元的增發2030國債。在完成發行後,將與原有的同年期國債合併構成單一系列,即2027國債、2028國債和2030國債,年利率分別為1.75厘、1.8厘和1.88厘。
新增15年期 完善收益率曲線
市場人士表示,財政部過往在香港發行的離岸國債,債券年期以2年期、3年期及5年期較為常見,今次新增的15年期國債相信會較受注目,有助進一步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為私營界別的發行人提供定價參考基準。
財政部今次發行的國債總額,與今年2月19日發行的2025年首批國債規模一樣,同為125億元。上一批離岸國債受到投資者歡迎,錄得認購倍數2.86倍。上一批離岸國債包括2年期、3年期,5年期和30年期。據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指出,當中30年期國債是自2016年之後再次發行,為離岸國債的期限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4月2日,中國財政部於英國倫敦發行60億元的綠色主權債券,3年期和5年期債券各佔30億元,並獲得國際投資者踴躍認購,認購總額是發行金額的6.9倍。
據渣打統計,受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放鬆、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以及在岸市場需求走強推動,2024年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預計2025年離岸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將保持強勁,至少與2024年基本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