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辦推生成式AI應用指引
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昨公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為生成式AI技術的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提供實務操作指引,涵蓋應用範圍、局限、潛在風險與治理原則,並從個人資料、知識產權、犯罪防治、確保真實性及系統數據安全五大維度,訂定符合香港情境、具本地特色的生成式AI治理框架,平衡AI的創新發展、應用與責任。
醫療生成內容 須經醫護審核
《指引》由數字辦委託InnoHK平台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研究制定,當中分為生成式AI簡述、治理框架以及針對技術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實用指南三大部分。其中在生成式AI治理章節,《指引》就模型幻覺、模型偏見、黑盒問題、數理能力等複雜語義和概念展開解釋,並從五個維度介紹生成式AI治理框架。
指引對多個行業使用生成式AI提出重點建議,包括金融、醫療、法律及教育等;其中針對醫療應用,指引提到使用者應被明確告知AI生成內容可能存在錯誤,不得直接作為診斷依據,須經執業醫護人員審核;而在法律方面,指引建議應着重確保準確性和可靠性,指生成內容應附有可追溯至法律原文的引用連結,不能直接作法律文檔,應由執業人員審核後作為參考。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昨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人工智能大模型論壇上表示,《指引》旨在促進業界與公眾以安全及負責任方式發展及應用生成式AI技術,以減低風險,促進普及發展。數字辦會持續審視最新技術及應用發展,定期更新指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