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伴奏合唱節 DSE生藉音樂紓壓
本港學生精神健康問題近年備受關注,為加強學生抗壓能力,培養正向思維,青協邀請20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參與為期10個月的音樂與舞蹈訓練,並於日前出席「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展示成果,與多隊國際級團隊同場比拚,隊友中包括多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稱藉排練表演有效紓緩考試的緊張情緒,為前路注入勇氣。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年度音樂盛事「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2025」,其中重頭戲「國際無伴奏音樂盛典」日前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現場氣氛熾熱,吸引4,000多名觀眾。今年雲集逾20隊海外及本地人聲樂團,分別來自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等地,芸芸表演者中有一群本地中學生,他們是青協「會飛大象」青年正向思維啟迪計劃一員,雖然非專業表演者,但表演過程未見怯場。
文憑試考生梁藯旟是表演者之一,縱然要應付考試,每周的排練反令她放鬆心情,紓緩緊張情緒,「過去主要活躍於校內活動,今次表演讓我走出舒適圈,與其他學校同學合作,從零開始籌備無伴奏合唱演出,感到非常自豪。」至於中五學生文振學在校內是無伴奏合唱團主席,參加計劃後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朋友,而他發現透過與隊友的排練,令自己更懂得規劃人生,「唔會只係識死讀書。」
青協副總幹事呂慧蓮指出,無伴奏合唱不受樂器限制,可隨時隨地靠人聲發揮,活動讓本地中學生擴闊世界視野,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