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卓所」制訂臨床指引提升醫療質量

  特區政府將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醫療專業平台「醫學實證與臨床卓越研究所」(醫卓所),負責制訂臨床指引,並研究建立公私營醫療服務質素及效益基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目前本港公私營醫療服務並無正式制度訂定共同適用的臨床標準和指引,評估不同醫療方案的治療效果時,亦沒有劃一規範可供公私營醫護專業參考,相信設立指引及基準後,可提升醫療質量。

  醫卓所召集人梁嘉傑解釋,國際經驗反映臨床指引並非局限醫生應否進行某種治療或診斷,最終仍需靠醫生的專業判斷。他指出,醫生或難以一時三刻掌握最新臨床數據和研究結果,令臨床應用存在差異,「例如病人腦血管中風或急性中風,過往只有口服藥物但療效不理想,近年研究發現靜脈注射藥物或微創導管介入治療更有效,制訂臨床指引有助醫生作出適當決定。」

  立法會文件指出,隨着香港人口老化、慢性病例增加以及醫療科技創新,醫療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醫療衞生界若能提高專業共識,支援公私營的醫護專業人員識別較高成本效益的醫療方案,將有助減緩醫療開支上升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