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籲貨幣財政政策協同發力

  美國關稅措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巨震。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中國需採取強有力措施,應對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除了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更應將擴大內需作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內生性動能。此外,內地有必要再度加碼逆周期調節力度,提高宏觀政策前瞻性、針對性與有效性。

  他指出,美國對華加徵高額關稅之後,金融市場波動明顯增大,人民銀行、中央匯金、金融監管總局等相繼採取一系列舉措以穩定資本市場,優化市場發展,如中央匯金持續增持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金監總局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央企增持或回購股票、社保基金增持股票等,有效對沖加徵關稅所帶來的衝擊。由於貿易戰仍未有暫緩跡象,為保障股市平穩運行,相關政策還應進一步協同發力。

  倡人行短期降準降息

  穩定資本市場上,連平建議,貨幣、財政政策進一步協同發力,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人行可短期考慮降準0.5個百分點、降息0.2個百分點以上,以增加市場流動性供給、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金融機構、央企、民營上市公司、社保基金等各類機構持續增持股票,穩定市場情緒。

  另外,在結構性工具方面,連平認為,可下調各類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有必要增加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額度,加強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考核機制。增加1,000億元以上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額度,為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及其股東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加大對股票市場支持力度,穩住股市。如該兩項工具額度使用率較高,可考慮再增加額度。

  連平提到,可安排2萬億元額度的專項再貸款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流動性,支持其加大投資規模,更好發揮「平準基金」功能,切實保障和穩定股市。而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中央匯金補充流動性,或可用其所持有股權、政府債券、ETF等各類金融資產,或不動產權進行質押融資,而資金用於增持ETF,可促進股市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