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學校 有助提升水平

  陳偉明 香港首位職業桌球手、now TV桌球節目主持

  世界桌球錦標賽外圍賽今年特別受到關注,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中國球手的崛起,當中有很多球手都有能力晉身正賽階段,而且趙心童(前英錦賽冠軍)亦在此比賽正式復出。

  桌球在亞洲興起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主要原因是當時巴里赫恩(前 matchroom主席)率領大量世界前列球手訪亞洲進行表演。香港是其中主要的一站,表演賽成功,甚至在當時引起了一片桌球熱潮。而且熱潮更蔓延至中國廣東一帶城市影響深遠,及後再加上丁俊暉效應,令到當時年輕一代爭相加入球壇,促使今日中國球手在球壇能夠崛起。

  過往香港的桌球水平完全在中國內地之上,但由於桌球室萎縮的關係,年輕一代參與的人數不斷減少,過往每年一度的香港公開賽都變成一年多次,比賽場地更加從新伊館搬到桌球室舉辦,規模明顯不及過往。

  雖然政府早前修改條例,使到桌球仍然保留在體院精英A級資格,但香港桌總也必須舉辦更多的活動和比賽,吸引更多的年輕一代參與。甚至可以考慮創辦一些桌球學校,使到學生可以學習桌球之餘,也可以得到高等教育,學校更加可以設立一些獎學金,使到成績優異者有機會在外國升讀大學,完全滿足到家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