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鍛煉抗逆力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抗逆力如同肌肉,必須持續鍛煉才能茁壯成長。這不僅是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奧運重劍金牌得主江旻憓的親身體驗。在與筆者對談中,江旻憓指出:「每次訓練都是與自己的對話,爸爸小時候常說今日比昨日進步就可以了。」這種正向思維恰恰是抗逆力的核心所在。
根據香港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黃至生教授的研究顯示,有規律運動的青少年在心理韌性評估中表現更為優異。過去的研究表明,持續運動能促使身體分泌安多酚,並提高血清素及多巴胺等神經傳遞介質水平,從而有效緩解壓力並增強情緒穩定性。江旻憓的經歷就是一個最佳例證:「在劍擊運動的過程中,我學會面對壓力,如在2017和2019年,以及奧運比賽前一個月的膝蓋傷患,令我知道健康的重要,並深刻理解自己對劍擊的熱愛,最怕冇得再玩劍擊。」
抗逆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可以學習和培養的能力。學校和家庭可為學生創造適切的環境,以提升抗逆能力。透過從做中學、體驗學習來增強解難能力,以及服務學習以培養同理心和自信心,利用不同策略達成階段性目標,將有助學生健康且自信地成長。
江旻憓認為:「首先要找出自己的興趣,運動教會我為夢想堅持。我喜歡打逆境戰,特別是在落後的情況下,因為無得輸,所以我會更專注和享受過程,並以為港爭光為目標。」這種在運動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自然能延伸至學業、工作等領域。當年輕人在運動中突破自我,面對人生挑戰時,會變得更具韌性。
最後旻憓分享她的名言:「跑跑跳跳身體好、瓜果蔬菜都是寶」,強調運動及健康飲食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