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融資困難 專家籲發展耐心資本

  圖:多位業界人士匯聚武漢討論科創融資難題。
  圖:多位業界人士匯聚武漢討論科創融資難題。

  【大公報訊】記者蔣夢宇武漢報道:多位業界人士匯聚武漢討論科創融資難題,當中,國際金融論壇(IFF)學術委員、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指出,社會資本短期逐利與硬科技長周期研發之間的矛盾是耐心資本問題的本質,解決此問題需要政策工具改革、風險共擔機制建立及耐心資本重構。

  內企赴港上市 可有效融資

  周道許表示,政府應轉變政策工具職能,向間接賦能轉變,例如給予研發補貼、利用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融資等。

  周道許建議,建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三方風險共擔機制,政府出資設立風險補償基金,提高承擔損失比例。此外,還需發展二級併購、私募二級市場基金(Secondary Funds)等,拓寬退出管道,並學習新加坡政府投資模式,引入長期資本。

  提及近年多家內地企業赴港上市,IFF顧問、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慎峰回應稱,建議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關鍵在於令直接投融資逐步取代間接投融資,而包括香港資本市場在內的境外資本市場亦是重要融資渠道。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創業投資基金(PEVC)方面,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劉波認為,中國本土PEVC完全能夠填補美元基金撤出後的空白。他認為,當前更迫切的問題在於「不缺錢,缺的是能落地的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