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生活管理\葉 歌
又到一年報稅時。美國居民每年四月十五日前必須填報個人所得稅或申請延期,所以俗語有云:只有死亡和交稅無可避免。另外,生活中總有表格要填,賬單要付,時間要約。這些在工作場所秘書、經理拿工資辦的事,在家我們卻要無償奉獻時間來處理。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Elizabeth Emens將這些佔用時間的「無形勞動」稱為「生活管理」(Life Admin),並在同名專著中提供建議,幫助讀者有效應對,順利過關。
她說,首先要認可、接受「生活管理」確實存在,十分重要,必須完成。其次要了解自己的「管理風格」。世上有四種人,有的以完成此類雜事為樂,有的不情不願地完成任務,有的逃避任務但又為此內疚,還有人完全不做且不以為意,因為別人會替他們解決問題。Emens建議對症下藥,了解自己的風格後找到合適的方式來完成任務。比如,你喜歡「低科技」還是「高科技」的工作方式,用紙、筆還是電腦程序?喜歡細水長流還是一鼓作氣完成?要不要把賬單貼到冰箱門上?要不要用手機拍張照片存檔?最後,可以找小夥伴一起「做功課」。比如,在某人家聚會,吃點零食,然後一起開動,分別處理自己的文書任務。或者約好線上見面,打開攝像頭後各自埋頭工作。
總之,她認為我們毋須為討厭這些「成年人的功課」羞愧,因為生活中的文書工作除了瑣碎難辦之外,別人通常無法理解當事人為此花費的時間、精力,也不會感激他們付出的勞動。現代生活的確變得越來越複雜。如果無法簡化人生,能找到朋友互相支持,並肩作戰,也是一種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