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完全融合傳統產業 尚需時日

【大公報訊】記者蔣夢宇武漢報道:科技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校長、武創院智能工業軟體研究所首席科學家陳十一昨在武漢出席國際金融論壇(IFF)的活動時表示,目前應關注新興技術和傳統產業融合,令人工智能(AI)真正賦能企業。他表示,近期熱議的DeepSeek尚只是大語言的模型基礎,真正將AI作用於實體經濟,特別是跟製造業的連繫尚未到來,相關產業仍需走完這關鍵一步。
陳十一表示,年初「杭州六小龍」及DeepSeek的出現,引發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巨大關注,而近日中美間的關稅博弈又一次讓中國及中國科技成為全球焦點。他續稱,是次博弈不僅關乎經濟,更是對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嚴峻考驗。同時,他認為,創新的生命力在於打破實驗室與市場的壁壘。
武創院香港科創蜂巢啟動
至於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機構應用所面臨挑戰,國際金融論壇(IFF)副理事長、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技術的應用要求金融機構需要配備對應的專業技術團隊與基礎設施;其次,技術的引入與應用可能引起組織文化和流程、人力配置的變革,金融機構需要有效地管理這些變化以確保成功。同時,要關注數據隱私及安全,確保數據合法地使用,技術的應用亦需要符合倫理準則和監管要求,確保公平、透明與合規。
此外,IFF昨日在武漢宣布啟動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簡稱,武創院)香港科創蜂巢,作為科技孵化、資本流通、人才合作及知識產權交易的複合型平台,支持科創企業出海,為其提供當地法律、市場、合作夥伴等關鍵要素的連接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