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Q&A

  圖:浙江諸暨一家針織公司展廳內,陳列了針對國內市場的運動襪新品。\新華社
  圖:浙江諸暨一家針織公司展廳內,陳列了針對國內市場的運動襪新品。\新華社

  問:大型零售商如何支援?

  答:永輝、華潤萬家、盒馬等紛紛發布公告,表示願意與優質的外貿供應商合作,並為其開啟綠色通道;京東宣布未來一年內,將大規模採購出口轉內銷商品,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

  問:本土消費者受惠嗎?

  答:有外銷商認為,在過往與國際零售商的合作過程中,外貿企業能力得到鍛煉,也達到了國際標準,產品如果放到本土超市裏,會讓國內用戶用比較實惠的價格體驗到國外比較前沿、高端的產品。

  問:內銷市場能消化嗎?

  答:內銷能夠消化多少庫存仍存在疑問;大多數頭部商超已經形成長期合作穩定的供應商庫,並缺乏動力重新調整供應商。

  問:如何適應內地市場?

  答:有外銷商認為,轉內銷的前提是產品要換,因為很多對美的產品在國內幾乎沒有市場,或市場很小。比如房車用品,美國一個州的房車數量,就是整個中國市場的幾倍。

  問:競爭力足夠嗎?

  答:以充電產品為例,在內地採購價128元人民幣,到了美國市場上售價達45美元,有15%的利潤空間。若轉到國內市場,儘管產品可能有更好的品質,但因為價格很難降下來,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