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料內地將推刺激樓市需求措施

●鄧天恩(右)表示相信內地支持樓市措施擴展至三、四線城市。圖中為何國樑,左為朱靜汶。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鄧天恩(右)表示相信內地支持樓市措施擴展至三、四線城市。圖中為何國樑,左為朱靜汶。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去年底內地推出「組合拳」政策提振內地樓市,包括降準、為樓市撤辣,以及將「白名單」內地產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人民幣。德勤中國重組、企業轉型與成本轉型服務總監鄧天恩認為,有關政策支援全面,對一、二線城市等局部地區幫助較明顯,只是政策聚焦融資,對刺激房屋需求着墨較少。他相信,內地今年會進一步推出新政,並將措施擴展至三、四線城市,着力刺激樓市需求。

  德勤中國重組、企業轉型與成本轉型服務合夥人朱靜汶補充指出,目前內房企仍存在「保交樓」壓力,欠缺現金資源進行境外重組,甚至需要以實物資產還債,而發展商的境外資產亦面對變現困難,包括市況轉差導致銷售困難,以及與債權人博弈。相信要等經濟環境及大市逐步好轉,內地樓市需求才會回升,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內房企進行離岸重組。

  4年多來共5發展商完成重組

  德勤中國重組、企業轉型與成本轉型服務全國主管合夥人何國樑表示,2021年起內地房產商開始出現違約情況,市民置業信心、樓盤銷售及資金流動性都陷入惡性循環,當時開始愈來愈多內房企進行海外債務重組,惟大多只屬以新債還舊債、或者拖長還款年期。自2021年以來,62家內房企的1,470億美元違約離岸債券中,只有0.6%被收回。近年內房發展商的重組甚至清盤情況愈來愈多,不少正洽商二次重組。由2021年至今,已有5家發展商完成重組、3家的重組計劃已獲法院批准、4家已簽訂重組支持協議(RSA)、3家的重組支持協議已經失效或終止;另外,期內暫時有9家內房發展商已清盤。

  鄧天恩預計,關稅戰將大大打擊汽車業及新能源車行業、製造業、建造業等輕資產行業,尤其是當此類行業進行重組時,幾乎無實質資產可以提供,若關稅戰持續,估計上述行業將有愈來愈多企業尋求重組協助。

  港企融資趨靈活 換取更多時間

  至於香港方面,鄧天恩指出,香港的企業借貸環境正面對以前從未面對過的壓力。近年銀行壞賬率增加,愈來愈多對企業進行清盤及接管工作;而非銀行的借貸機構亦正面對愈來愈大的資金壓力,相信短期內傳統借貸機構將採取更多行動。另一方面,企業比以前更靈活,進行更多結構性融資,雖然借貸成本提高,但可以換取時間。市民消費力轉趨疲軟,導致近年零售及民生企業的重組情況亦見增加。預計今年本港破產數字將會增長。

  他續指,本港個人債務環境亦正面對壓力,由於本港銀行長期採用較保守的按揭借貸政策,因此即使樓市下行及物業貶值,但本港按揭環境仍然相對安全穩定,斷供情況甚少。然而,在消費類金融方面,例如信用卡的壞賬及不良貸款愈來愈多,甚至有銀行主動諮詢出售壞賬,反映情況愈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