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三顧草廬」 展政府誠意決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要吸引世界上的重點企業來港,問及任景信曾否有過「三顧草廬」的經驗,他笑指「通常不只是『三次接觸』!」引進企業的過程中,引進辦會先與目標企業進行多次接觸和解釋,向他們解說香港的政策優惠、獨特優勢、產業配套等等,展示香港的產業發展條件、政府的誠意和決心。政府也會根據企業的需求,將香港的優勢與企業的目標進行匹配,以幫助企業加快落戶香港的決定。
港優良營商環境成賣點
經驗中,目標企業一般較關心政策優惠。故此,在目標企業比較香港與其他城市(如新加坡和內地)的政策優惠時,引進辦會強調香港的國際化程度、資本市場的優勢以及營商環境的便利性等。他說,雖然香港的政策優惠可能不如其他地區般具體細緻,但在整體優勢方面,特別是與國際接軌能力、採用國際標準等,使落戶企業能夠容易「走出去」,往往更能吸引企業選擇來此落戶。
任景信提到,香港的國際環境為商業社群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落戶企業通過在香港取得「標杆項目」,企業可以更容易地在海外推廣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再加上香港的標準與國際接軌,使得海外市場對企業更具信心。
除上述優勢之外,香港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落戶企業與學術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不僅有助於引進人才,還能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則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持,幫助企業實現上市等目標;專業服務也是香港的強項,尤其是在稅務規劃、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