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可增市民對「毒媒」免疫力

  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義昊)「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都是藥,保證當香港有病的時候有藥可醫,但要想增強市民的『免疫力』,還是要靠愛國主義教育。」陳國基說,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年輕人對國家的認識、認同及愛護,並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愛國主義教育應具廣泛性、深入性和自發性,細水長流地在人心扎根。

  陳國基指出,在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特區政府以軟銷形式為主,透過展覽、遊學等不同活動,讓青少年了解國家幾千年的文化底蘊,以及近年來在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從心底激發國民身份認同,從而自覺維護國家安全。他表示,相信黑暴期間曾參加違法活動的年輕人,如果接受正確的國家觀念,經過愛國主義教育,就不會作出那些危險行動,並被「毒媒」誤導。

  特區政府已推廣愛國主義教育,陳國基舉例,去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特區政府在超過5,000個地點展示逾18.5萬個節日的宣傳品,規模是歷年之冠,並以「愛國愛港愛社區」為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新生代千人合唱賀國慶、千人華服賀國慶晚會等。香港海防博物館已正式改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透過抗戰歷史的常設和專題展覽,加強市民,特別是青少年,認識和體會艱苦的抗戰歲月和抗日英烈的貢獻。

  此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與香港電台去年聯合製作憲法基本法推廣主題曲《翅膀》,通過輕快的旋律,宣傳憲法、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重要性。

  國安展覽廳7個月吸60萬人次參觀

  陳國基介紹,國家安全展覽廳自去年8月開放以來,短短7個月吸引約60萬人次參觀,遠超目標訂定的10萬人次。教育局還積極組織學校團體前往參觀,截至本學年上學期,已有約120間中小學超過4.3萬名學生參與。陳國基說,特區政府一定會加強學校在愛國教育方面的課程,鼓勵青少年多往內地交流,推廣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