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港企擬引自動化設備降成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目前港企在東南亞生產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人力資源不足、供應鏈不完善和美國高關稅等,他們紛紛採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

  港企AMP創始人李寶昕表示,目前越南供應鏈仍然不完善,如服裝方面的布料輔料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中國進口,增加物流費用和影響交付周期。現在前來越南開設工廠的外國企業很多,令勞工出現短缺,幸好自己公司設在越南中部,規避了搶人大戰。「現在因為中美貿易戰,內地出口美國遇阻,一些內地服裝企業尋求合作,將訂單立即轉移到越南工廠生產,更有很多新的美國品牌企業想合作。」業界人士認為,在東南亞國家當中,越南是最接近中國服裝企業的替代之地,所以訂單都往越南轉移。

  港企中天世紀集團董事長鍾家武說,近幾年因大量中國企業搬遷,現在越南地價漲得飛快。「現在地價要120美元一平米,2024年的地價較2023年已經漲了四成。」同時,大量中國企業將產能轉移到越南,加劇了對勞工資源的爭奪。「現在工人工資是800萬到1,000萬越南盾,約合2,500元至3,000元人民幣,比去年漲了10%至20%。」為了應對勞工不足和工資上漲,他擬引入更多自動化設備,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他稱,未來90天如果越南與美國未能協商好關稅問題,美國將會向越南出口商品徵收46%關稅,到時公司會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由他們承擔。